p; 内阁首辅承认周老句句都是忠言,是为了他好。但是京察之事必须贯彻下去,中央的政令必须在地方上得到好的执行。孙承宗沉吟有时,缓缓说道:
“周老一席话振聋发聩,仆铭记于心,当深思之。但身居宰辅,唯务从命,一应国家大政,总以得体为是,岂敢为保禄位而怀私罔上。仆敢问杨老,北宋范文正往事可记得否?”
“哦?哪件事?”北宋范文正就是范仲淹,哪个文官会不知道呢!
“昔范文正公当国之时,深患诸路监司所得非人,便拿来选簿一一审视,凡有不合格者,便拿笔勾去,他的友人规劝道:‘一笔退一人,则是一家哭矣,请公笔下留情。’范公答道,‘一家哭,比之一路哭一郡哭,哪一个更令人痛心?呜呼,我既身居宰相,当以天下为公,岂能怀妇人之仁,为一家哭而滥发慈悲。’范公此等正气,足以震慑千古。仆以为,惟其如此,才是宰相的襟抱,才能担负起宰相的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的责任。”
孙承宗的城府很深,他的最后两句话说得挟雷带火,语气上也只是娓娓道来,让人感到波澜不惊。见周嘉谟犹豫的表情,孙承宗接着讲道:
“如果百官一个个怙势立威,挟权纵欲,恶人异己,谄佞是亲,于所言者不言,于所施者不施。其直接后果,就是皇上的爱民之心得不到贯彻,老百姓的疾苦得不到疏导吁救。上下阻隔,阴阳不交,人心不畅,出现了这种局面,身为宰辅不去大刀阔斧除痈去患,而是如范公讥刺的那样为博一个虚伪的官心,而尽力推行妇人之仁,那国家之柄庙堂神器,岂不成了好好先生手中的玩物么!”
“高阳啊,君恩浩荡无远弗届。民有福祉官亦应有福祉。身为宰辅在便利场合下为百官谋点利益,怎么能说是妇人之仁呢?”周嘉谟也有自己的道理。
孙承宗看这样争论不出结果,他从隔壁里屋的书架上抽出两张纸给周嘉谟看,边递边说道:“这是圣上微服私访时抄的两首打油诗。”
周嘉谟一听是圣上给的,仔细地看第一张纸:
一部五尚书,三公六十余。侍郎都御史,多似山野猪。
再看第二张纸:
漫道小民度命难,只怪当官都姓贪。而今君看北京城,不见青天只见官。
“高阳,这是陛下送给你的?”周嘉谟说道。
“正是。”
“这民谣能做治理天下的依据吗”
“大凡国运盛衰,官场清浊,民心向背,都可以从老百姓口头相传的歌谣看得出来。赏其歌而知其民,颂其谣而知其俗。所以周朝的时候,文王特别置了一个采诗官,让他采集民间的歌谣,从中分析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为其治国纲领的制订提供依据,这实在是一个好的传统啊!陛下关心黎民百姓,这真是一件好事。”
“的确如此。既然陛下如此看重京察,高阳,你要多费心了。”
“周老,不必担忧。我孙承宗一定以品德、能力来留住人才,不会搞朋党之争。”
“那就好,老夫晚饭还没吃,在你这蹭一顿如何?”
“没问题,大鱼大肉可是没有,清粥小菜是管够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两位老臣吃晚饭的时候,皇帝正在坤宁宫中和皇后聊天,饭桌上摆着一盘新鲜的樱桃。
“皇后啊,这樱桃好有一比,比作美人香喷喷的朱唇;自来美人之唇也有一比,比作这红艳艳、甜滋滋的樱桃。此譬虽则来源甚古,却是妙到绝处。再过一万年,只怕也没有更好的比喻。究竟此二物之间,滋味有何不同,何者更胜一筹,却从来未有人道过。今天适逢桌上有樱桃,而皇后是美人,何不让朕尝试,得出一个结果啊!”
朱由校这段话不是自己的创意,昨天他在裕妃那过夜时,张织月卖弄风情跟他说的,要让皇上品评她的朱唇与樱桃相比,何者更佳。朱由校抄袭过来跟皇后说。
只见皇后娇羞一笑,皇帝反复尝试至云雨一番。
朱由校对躺在怀里的张嫣说道:“朕打算七月去山西一趟。”
张嫣好似天上有个炸雷降下一般,调转身子看向皇帝,她惊讶地问道:“是微服私访,还是大张旗鼓地出游。”
“还是微服私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