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几年的冬天是深有感触。
这几年的冬天比起往年,是越来越冷了。在屋内尚有火盆地龙可以用,可到了屋外,那就什么都没有了。即使是暖轿,也未必能挡住肆虐的寒风。
“茹主事,福建来了你的信。”
茹鸣凤放开了手里的衣服,从司务手里接过了信。
扫了一眼封皮上的字迹后,茹鸣凤紧绷的神色不仅放松了几分。
过了年,所有的工作就开始了,年前积压的事务都要在这几天内处理完毕。礼部祠祭司平时虽是赋闲衙门,但腊月和正月里却是极忙的。众所周知,这两个月的祭祀很多,都需要他们祠祭司出力。
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可他们还要和太常寺等部寺沟通,这就令人头大了。
虽说这些祭祀都有往年的章程可以参考,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但涉及到其他部门之后,总是会出现一些糟心事。
茹鸣凤这两天就一直在跟太常寺丞确定即将要办的两件大事——六号的太庙享祭和九号的皇帝大祀——的相关细节。虽说正德三年九月的时候管太常寺的田景贤已经做了礼部尚书,但是两个机构的对接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
更令人头疼的是,九月份由抚州知府升任太常寺少卿的刘介卡着年底的关口上任了。
这刘介可不得了,他是刘瑾的乡人,更是与前些日子高升佥都御史的张彩有过一段不体面的纠葛。
原来管事的少卿乔宇去了光禄寺做主官,管太常寺的田景贤又不在太常寺坐班,这刘介作为上任的新官,而且还背靠刘瑾这尊大佛,自然是要点三把火的。
这火一点,顿时给茹鸣凤的交界工作制造了不少麻烦。
虽说祭祀大事,太常寺不敢马虎,但本来很容易就能做的事现在却平白增添了几分难度,这如何令人不烦躁。
但现在见到这份来自周侯灿的信,茹鸣凤心头的暗火都少了不少。
自从半年以前收到周侯灿的信去找张澯之后,他这六个月以来都没有听到漳浦县的任何消息。
茹鸣凤又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松了松衣服,拆起了这封信。
读完信后,茹鸣凤有些哭笑不得。
这就是一封平常的问候信,看周侯灿字里行间的意思,他寄出的时候就算好了时间,应该在年前就能送到。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沿途驿站耽搁了一段时间,把这封在年前寄到才合适的信硬是拖到了年后。
信封里还封着另一封信,周侯灿在信里托茹鸣凤去他家走一趟,把这封信带给他母亲。
“学谦啊,你不知道现在京城外面是个什么天气吗?”茹鸣凤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即便认命似地说道:“罢了罢了,反正你也不是天天来信,偶尔冻个一次两次也无妨。”
只是,当茹鸣凤迈出大门的时候,他还是退缩了一下。
礼部就在午门外,他家在西边,但周侯灿家可是在东城明时坊啊。
要是去周侯灿家送信,他是肯定要多走段路的。
“怕啥,不就多一段路,又不会出啥事。”茹鸣凤暗暗给自己打气,毅然往明时坊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