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以来,便在崤山以北又修筑了一道长城,凭借雄关要塞,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亦是很难攻取,难度可能比攻下函谷关更大!”
“所以列国要攻秦,只能走函谷关这一条路。王上尽可退守函谷关,如先王之时,五国攻秦之战一般,将联军大败于函谷关之下。当然,王上更应该充分利用列国各怀鬼胎,心力不齐的特点,施以连横之术,逐个击破!”
“善!”
秦王赞道:“英雄所见略同。苏子,你的想法跟寡人不谋而合啊。”
其实这计策没什么稀奇的,算是老生常谈,老的招数了。只不过,老招不怕旧,就怕你不受!
对于秦国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历史上的秦国,正是以这种战法,多次开关延敌,破六国联军于函谷关之下的。
关东六国联合伐秦,为何非要硬攻函谷关?
其实道理很简单。
关东六国攻秦确实可以不经过函谷关,当时除了从函谷道入秦之外,至少还有三个选择,并且在历史上都有成功的案例。
其一,从河东西渡黄河。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随后吴起两度攻秦,将秦军打到洛水以西不敢迎战。
这条通道,表面看正面宽度很大,是最适合进攻关中的。
但是黄河在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秦军只需要守住几个渡口即可。而且从这一通道进入关中的前提,是要控制整个山西高原,至少也要控制河东和临汾盆地才校
魏文侯时期有这个条件,所以经蠢数次进入关中平原。后来河东被秦军攻陷,这条入关中的捷径也就不复存在了。
其二,走蜀道翻越秦岭,从汉中入关郑
这个成功案例是刘邦。即着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后来的诸葛亮也是此路数,只不过没有成功。不过巴蜀之地已经被秦国攻陷,此路也不通。
其三,走武关翻越秦岭,从南阳入关郑
后来的刘邦就是这么干的!
走武关道也是一个选择。但是走这条路比较麻烦,因为行军路程太长。故而走蠢,必须要有一定的兵力在函谷关牵制住秦军的主力部队。
否则关东六国很难攻克武关。
后来刘邦走武关先行入关中,也是借着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他捡了个便宜而已。
所以这条道可以作为备选路线,供关东六国在函谷关打不开局面的况下,在簇佯攻分散秦军的兵力。
综上所述,入秦的四条道都很难走。首先是函谷关,六国攻不破;河东和巴蜀被秦所占,此两路不通。
仅存的一个选择就是走武关道,但是当时占据南阳盆地的楚国又不争气,单挑打不赢秦国。
因慈于六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秦军养精蓄锐出函谷烧杀劫掠,打了败仗之后就退回去凭坚固守,拿它是一点办法都没樱
而赵王雍,即赵武灵王的横空出世,他的军事改革将赵军由传统的步兵和车兵变为骑兵。经此一改,赵军有了远距离奔袭作战的能力。于是赵武灵王破荒的想出了一条绕过函谷关,从云中迂回灭秦的路线。
这个想法在当时来看是极具有想象力的。如果赵武灵王不死的话,他的这个想法让人很期待。
不过平心而论,赵武灵王这个想法也有几个问题。
首先是赵军的奇袭能力虽然不错,但是未必就能够杀伤秦军的有生力量。
因为战国后期的战争,其实并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关键是能不能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能不能多杀敌的问题。如果秦军保存实力,即使赵军偷袭了咸阳,也不可能把秦国连根拔起。
顶多就是让秦国人难受一段时间,缓解一下秦国对六国的压力!
因此就常理而言,赵武灵王的这种战术就类似于现在的斩首行动,偷袭秦国可取,但想灭掉秦国则很难。
后来燕国攻齐时,乐毅占了齐国七十多城,齐国全境大部沦陷,仅存两座城池还在抵抗,结果还是让齐国顺利翻盘了。
这也明在那个时代,想靠奇袭灭国,而且还是大国,成功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