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不觉间就漏了两年的光阴。
建元六年,辽东郡祭祀高祖刘邦的高庙和长陵县的高祖陵园——高园便殿先后发生了火灾,加之长信宫窦老太后自去岁入冬以来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两地起火更是加剧了朝堂上的人心浮动。
谁料没过多久,天上突现彗星,彗星乃蚩尤之旗,主刀兵之乱,倘若出现预示天下将有乱事发生,当那一条触目的光线划过天际,朝臣们愈发惊恐不安。
刘彻心下惶恐,在宫中斋戒素服五日,数次召来太史令司马谈六爻占卜,谁料六次均得凶卦,眼见窦老太后即将油尽灯枯,而天呈异象昭示凶兆,刘彻不由心乱如麻。
-----
此时,确实有人在蠢蠢欲动,此人便是淮南王刘安。刘安是淮南厉王刘长之子,高祖刘邦之孙,算辈分是刘彻的叔叔。在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反叛时,吴国使者曾到淮南联络,刘安也意欲发兵响应,但好在当时的淮南国相深明大义,掌控兵权后拒不发兵援助叛军,最后这场七国之乱以朝廷胜利而告终,这才保全了淮南国。
但刘安谋逆之心不死,在淮南国相过世后,身边更加没了人劝阻,眼见长信宫老太后病重,皇帝没有太子,而彗星现世主刀兵之乱,他越发觉得这是举兵的好时机。
刘安身边的谋士瞅准了他的心思,为了讨好主子胡言蛊惑道:“王爷,早先吴王刘濞发兵时,彗星出现长达数尺,就这样尚且流血千里。如今彗星竟然横贯长空,天下定然是要出现大的变乱了,王爷你是高祖嫡孙,身上流得是与高祖一样的血液,如何能眼睁睁地将江山拱手于人呢?”
刘安本就有心举兵,闻言更觉得自己乃是天命所归,如今祖上打下的江山岌岌可危,自己应当顺应天命,承担起守护河山的重责,于是便顺水推舟地问道:“依先生之言,本王应当如何呢?”
谋士见状,故意忧声道:“当今陛下登基数载,却迟迟未有太子,若是天下有变,诸侯必定争相夺位,王爷何不早做准备?”
刘安听后连连称是,此后便愈发频繁地锻造兵器,招揽兵士,积极为举事做准备。但刘安的封地淮南国距离长安较远,刘安无法随时掌握京城动向,既然决意起兵,如果不了解朝廷的动静虚实就贸然行事,无异增加了失败的风险。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刘安终日思忖着这个问题。
若是能在长安有个可靠的人,一方面能替自己打听朝廷动向,另一方面还能结交京中权贵,对来日起事当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可是自己前前后后信得过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有谁可以担此重任呢?刘安思来想去都没个中意的人选,不由长叹一声,闭目稍歇。
“父王何事长吁短叹?”刘安正在心烦意乱,忽然门外有个人影一晃,径直入了书房。
刘安不用睁眼,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的宝贝女儿,果然一抬头,刘陵笑靥如花地走了过来。
看着如花似玉的刘陵,刘安眼前顿时一亮,一个想法迅速掠过脑中。他这个女儿自幼聪敏善言,如今二八年华,出落的亭亭玉立,明艳照人。若是由她去京中办事,借着宗室之女的身份,进可出入宫闱探访消息,退可结交朝臣联络各方势力,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想到此处,刘安的脸上不觉露出了笑意,招手道:“陵儿你来的正好,父王有事与你商议。”
“好,父王你说。”刘陵笑呵呵地依言跪坐了下来。
刘安起身关好门窗,将心中的想法合盘道出,看着刘陵若有所思的模样,刘安问道:“陵儿,你可愿为父王的大业前往长安?”
刘陵虽为女流,但心性不输男子,听完刘安所言,刘陵思忖片刻,便朗声道:“陵儿愿为父王奔走长安,助父王成就大业!”
刘安喜不自禁,连连夸道:“好!好!不愧是我刘安的好女儿!待父王大业得成,你便是为父王打下江山的第一大功臣!”
刘陵不失时机地奉承道:“那时父王便是父皇了!”
“哈哈哈!”刘安闻听此言心花怒放,“若为父当上皇帝,那陵儿便是我大汉朝的长公主!”
“多谢父王!”刘陵娇笑不已,“父王,那陵儿何时动身前往长安?”
刘安道:“不急!前几日长安城传来消息,长信宫那位怕是撑不了几天了,待丧事起,你便随为父入京吊唁,这几日你便可以准备启程之事了。”
“诺!”刘陵满口应道。
“还有,陵儿此事关系重大,你此去长安定要万分谨慎,起兵之事切不可露出半分端倪!”刘安仔细叮嘱道。
刘陵自信一笑,言道:“父王放心,陵儿行事定会考虑周全!”
-----
此时的宫中已是乱作一团,窦老太后的病危不仅让前朝依附她的臣子们惴惴不安,也让刘嫖和阿娇心慌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