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生拜倒于地,高声道“弟子有二事相求,还望恩师促成,一则欲求取南洋宣慰使一职,二则小子欲成立一车马行,行商于山陕,托庇恩师名下。
此二事若成,小子愿献泰西巨炮二十门,火铳千杆,神目镜十支于朝廷。”
嘶……孙元化倒吸一口冷气,他也只是听徐光启偶尔谈及这个便宜弟子,知其在海外讨生活,资财颇丰,不想还特么是个军头,而且实力深不可测。
明生所献之物看似不多,实则对财政紧巴巴的大明而言,堪称一场及时雨。
有了这些物件,尤其是二十门大口径火炮,广宁城便固若金汤,不由问道“贤弟可不要消遣为兄,你所说泰西巨炮,口径几何?”
“十六磅口径,兄长研究西学多年,当知磅为何物,可还满意?”
“咳咳,初阳,你可能对忠廷不甚了解,为师之前却是未曾告知与你。
你这小师弟可能折腾的紧,占了李朝的济州岛,福建对岸的大员,如今又染指南洋,他那战舰巨炮,足以同泰西争锋,你道他为何不曾效力朝廷?呵呵,野心大的恨呐。”
孙元化一时无言,有些话心领神会便好,却不能宣之于口,二人都是南方人士,似这等海外逍遥之士也见过不少,又都入了耶稣会,你道他们都是愚忠之臣?那就大错特错了。
良久,徐光启岿然叹道“为师赋闲于家,只能上书求肯,至于成与不成,也是两说,话说你既有此实力,为何还要弄个宣慰使的名头?这其中道理为师却是不明。”
明生沉思片刻,言道“恩师,师兄同泰西传教士多有交集,可曾听其言民族为何物?”
见二人摇头,明生嗤笑道“以小子理解,所谓民族者,同文,同语,同史,便如我华夏苗裔,可称为同一民族,而大明皇帝陛下可视为一族之族长,一族之代表。
有族长在,小子且视自己为大明之民,何敢僭越?
然则小子深恨我大明故步自封,不能传播于外海,此小子之所以在海外拼杀,为私利者有之,更为我华夏苗裔之前途。”
明生稍稍停顿,看了二人一眼,问道“敢问泰西人万里来我大明,所谓何求?世界有多少无主之地?泰西人占据多少?我大明占据几何?”
不待二人回答,明生慨然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泰西人来此,无非为利益尔,你国强军盛,他便对你尊敬尤佳,平等而视之;你国小军弱,他便兵临其国,占其土,奴其民,视百姓如刍狗。
其在南洋灭国屠城之举不胜枚举,累累白骨可堵河填湖,敢问恩师与师兄的教友可告知此等恶行与您?”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我观那耶稣会多行善举,扶贫济困,贤弟可不要胡言乱语!”孙元化面色有些微怒。
明生不理,看向徐光启,问道“恩师也是如此想法?”
见徐光启默然不语,明生苦笑道“恩师可能不知,月余前小子在澎湖同荷夷大战,共斩杀荷夷九百余人,仆从海寇千余人,可知为何?
荷夷掳掠福建沿岸百姓,共计千二百人为其筑城,不过半月余,你道死了多少?”
明生一下跳将起来,怒然道“半数!半数!都是被累死饿死打死的!女子更是被糟蹋无数,有一童名石头,年不过七八,其身居然有数百条鞭痕,左眼失明,眼皮无踪,都是你等口中的教众所为。
彼之狼子野心,一手持书,一手握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哈哈~你道他心怀善心而来?怎么可能,有没有为善者?有,很少,极少,万望恩师切不可被其蒙蔽。
我大明自有传承,只需取其格物精髓化为己用,至于其他么,嘿嘿,小子迟早会同他们刀枪相见,为我华夏苗裔打出一片天地。
此既小子之所以求告官职,以华夏之名,聚拢族民,侵略四野。”
良久之后,徐光启长叹一声,言道“某亦知泰西诸国侵略甚众,不想竟嚣张残忍如斯,忠廷的话某是相信的,然则国事不昌,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衮衮党争,为师也是有心无力,此话出得你口,入得我二人之耳,切忌不可为他人言。
为师自会勉励为之,成与不成,只看天意!”
“忠廷,你既有此雄心壮志,为兄自当鼎力相助,只是……”
孙元化看了一眼徐光启,拉过明生小声言道“只是单单恩师之力或不可为,如今朝政为狗贼魏忠贤所把持,其人贪而无度,贤弟若是舍得资财,那南洋本就不是大明国土,料来这狗贼可促成其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