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眼下赵构虽然还没有动他,是还念着他迎回韦太后的功劳,但秦桧明白,自己迟早会成为和当年赵鼎一样的弃子。
今日在场的,除了赵构、赵鼎、秦桧,还有张浚,以及参知政事杨愿。
张浚这趟差事办的真无趣,稀里糊涂地去,又稀里糊涂地回,什么接掌河南,什么大都督,就像一个蹩脚的玩笑。
不过他心里还是庆幸赵构把他召回了临安,要不然顶个大都督的头衔,在建康却像休养一样,真有点尴尬。
“诸位爱卿都是朕的肱股之臣,朕深为倚仗。”
赵构悠悠叹道:“朕亦以叶治为肱股,二十六岁宣麻拜相、列疆封王,宠任之专、亘古少有。可朕万万没想到,此人如此欲壑难填。收复两河、灭金雪耻后,他竟然提出要如宋金故事,以绍兴和议所划之界,分国自立。”
一提到叶治,众人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秦桧、张浚、赵鼎、杨愿这四个当中,秦桧算是废了,现在基本不发表意见,即使有意见,赵构也不会听。
而杨愿又是个没担当的主,生怕说多错多,只知唯唯,也指望不上。
现在赵构想深深倚仗的就是张浚和赵鼎,张浚和赵鼎不仅忠,而且又刚又直,赵构希望他们能像以前一样,关键时刻顶上大用。
不过场面没有赵构期望的那般热烈,赵鼎和张浚都没有马上积极主动发表意见,气氛有点冷,有点尴尬。
不是赵鼎和张浚不想说,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管赵构刚才这番话几分真几分假,有一个事实却是不争的,那就是赵构和叶治的君臣关系已然破裂,表面上看两人虽然没有撕破脸,但将要发生的事情谁都可以想见,也觉得无法避免。
不痛不痒的没营养的话,说了没意思;吹大气拍胸脯的话,说了要打脸;关键是他俩心里都清楚,现在对那个帅气的年轻男人,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
赵构和秦桧这对黄金搭档都没主意,这屁股凭他俩就能擦得干净?
大金国这么牛屁轰轰不可一世,照样都被打得灰飞烟灭,南边凭这点三脚猫的功夫,还能翻天?
前途堪忧啊,严重堪忧。
见两人默不作声,赵构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又是愁肠百结地叹了一口气,道:“如今国事纷扰,山雨欲来,朕切盼诸位爱卿为国分忧啊。”
“陛下。”
见赵构又在叹气,张浚再也没法忍住不吱声,“叶治羽翼已成,势难钳制,此前我三路大军皆无功而返,确实难撄其锋。恕臣斗胆,如今虽说两河尽复,但叶治已如同割据,我空有名而无实,与绍兴和议之时并无差别。古语云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有名无实,不如逞遂其欲,相安无事,以保天下安定。”
“唉,为天下百姓安定计,朕不惮屈己退让。可朕只怕叶治欲壑不满,得寸进尺,为之奈何。”
这也是众人最担心的事情。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万一叶治是个野心家,吃了碗里的还盯着锅里的,江南半壁恐怕也不稳当。
赵构又看向了赵鼎。
赵鼎其实是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劲来。
他贬居岭南吉阳后,消息闭塞,根本不知道短短几年时间,天下大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令他吃惊意外的是短短数年内耸动天下、改变大势的,居然是自己得意门生汪应辰的同年好友叶治。
赵鼎知道叶治牛屁,但想不到他竟然这么牛屁,对于这个温和谦逊的状元郎,赵鼎心里的印象还是极好的。
“陛下。”
赵构等着自己开口,赵鼎也不好再沉默,“张相所言在理,如今势不在我,暂时隐忍,以退为进,不失为权宜之计。老臣以为,许叶治分国自立,逞遂其志,可得天下公议,若其包藏祸心,则天下必群起而声讨之;此外,陛下需严加兵备,捍御江淮,以备不虞。”
赵鼎的意见和张浚一样,赵构不由陷入了沉思。
名义上属于你的东西却捏在了别人手里,而你又根本拿不回来,那不管你情不情愿给他,都改变不了现实。
不过主动奉上和被动接受还是有区别的。
主动奉上,可以博得大方的好名声;被动接受,可能会引来对方更大的怨恨。
赵鼎的意思是想借主动退让,占领道德大义的高地。
可是对于野心家,道德大义的捆绑束缚,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万一叶治不是君子,而是个野心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