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卿云送何遇至梅馆门口,告辞而去。
何遇进了家门,灯儿还未歇息,正在灯下给何遇裁剪衣物,一见夫君,满脸含笑道:”夫君,今晚可吃饱了,要不要再吃一点?“
何遇有些酒意,微醺道:“饭却不用,给我倒杯茶来。”
灯儿放下手中女工,亲自给夫君端来茶水。何遇一边喝茶,一边看着灯儿绝美的容颜,心道:“人和人真是不一样,陈敬放着好日子不过,心心念念要回江南。我有了灯儿,皇帝老儿拿江山来换,我也不稀罕。”
江山和美人相比,何遇毫不犹豫选择美人。
灯儿见何遇痴痴地看着自己,脸上露出微笑,一时有些害羞,娇嗔道:“夫君。。。哼。。。嗯。。。”声如蚊嘶,若不可闻,娇媚之态,不可方物。
何遇嘻嘻一笑,一把揽过灯儿,抱在怀中,调笑道:“秀色可餐,且让为夫亲上一亲。。。。。”
次日,有确切消息传来,慕容楷大军十日内将拔营北进,兵出雁门,兵锋直指北魏重镇平城。李令为修好送去的四百匹战马,慕容楷也收了下来,还给坞主陈敬回了礼。不管从哪个方面考量,陈家坞所面临的威胁算是暂时解除了。
全坞上下都松了一口气。今天管不了明天的事,在这样的乱世,能有片刻安稳,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很幸运的事。
何遇知道,慕容楷的军事压力一旦解除,那么坞主陈敬必然会敦促他即刻起身,前往江南打前站。假如事情顺利,自己今后也将长居江南,陈家坞也许就不会回来了。
住了大半年,忽然便要离开,他心里还是颇为不舍。
因为要和灯儿同行,晚饭时,便和灯儿说了南迁的事情,并叮嘱她一定要保密。
灯儿一听,乌溜溜的大眼睁得溜圆,拍手道:“夫君,这是真的?啊,太好了!娘亲在世时,就跟我说过,江南风物绝佳,比北方不知好了多少去。而且用不着担心天天打仗。”
“我是做梦都想去江南啊!”
灯儿惊喜感慨,轻轻哼起曲子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江南》,语句简单,但描写江南水乡风景却是十分精到简练,让人过目难忘,其时已是传唱至中国北方。
《江南》上过中学语文课本,何遇并不陌生。在灯儿柔声哼唱中,他也仿佛看到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江南美景。
“原以为灯儿留恋故土,不忍离开,没想到她倒是和陈敬一样,对江南向往已久。”
何遇对移居江南,本来谈不上积极,但既然灯儿这么喜欢,那就值得一试。转念再一想,东晋时期虽然战乱频繁,到处都在打仗死人,但印象中江南似乎确实太平一些。
穿越大半年以来,何遇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遭遇不可谓不离奇,但回想起来,所付出的血汗,所冒的风险真是一言难尽,稍有不甚,也就死翘翘了。
刚穿越那会,何遇可谓意气风发,慨然有匡扶天下的志向,就是前几日陈敬问策时,他也是满脑子的宏图霸业,争雄天下。但是这样的雄心热血,在灯儿轻哼轻唱中,竟然消逝得无影无踪。或许是他已经厌倦了沙场搏杀,或许他本不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能和灯儿隐居江南,慢慢变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陈家坞面临的军事压力陡然消失,整个坞堡都放松下来,何遇的工作量也少了许多。想着不日就要离开此地,何遇决定带灯儿去壶天胜境拜祭一下太平老人。
他几次大难不死,转危为安,一方面在于他的聪明机智,另一方面也在于太平老人的隔世传功,于情于理,都应该尽弟子之礼。
何遇早就说过要带灯儿去这个神秘之地,灯儿也很是期盼,但事情繁杂,一直抽不出时间来。
次日一早,何遇安排好公事,带了夜明珠,采买了香烛纸钱祭祀用品,和灯儿合乘大白马,朝着壶天胜境出发了。
春风浩荡,两人骑在马上,打情骂俏,柔情蜜意,畅快异常。白马脚程甚快,不到半个时程就到了独龙岗下。
两人牵马上山,将马系于一棵松树上。何遇侧身观瞧,许日不见那山中石室又塌了一大块,只留下西北一角,正好遮住洞口,更是不容易发现了。
山崖崩塌之后,整个崖面如刀砍斧削一般,难以攀援,不过瞧其形貌,剩下的石壁上再无裂痕,估计今后不会再崩塌了。
何遇吩咐灯儿在原地等待,自己携了绳索攀上峰顶,从顶上绳降到洞口。
灯儿看何遇在山壁攀援,虽然知道夫君身手矫健,但手心也满是汗水,心都快跳到嗓子眼。
何遇在洞口站稳,将绳子一头做个活扣,冲着灯儿甩了过来。
洞口与灯儿所立之处相距不是太远,但苦于无处借力,跃跳风险太大,不如从山顶绳降来得安稳。
灯儿将绳索系在自己腰间,冲着何遇一挥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