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到第七位宋朝赵匡胤时,古代所有观看天幕的人就猜到天幕中必有后世子孙的评论。
大宋朝的人是最为紧张的,尤其是帝王和史学家,他们有点怕了。
没办法,大宋朝可没少被后世子孙骂。
这不又来了,差点没让宋朝皇帝们集体归西。
现代社会网友们开厮了:
“烛光斧声,金匮之盟,这味好熟,弟弟砍哥哥,绝!”
“纠正一下,此斧非彼斧。赵光义拿斧子砍赵匡胤是扯蛋,不可能的事。”
“你又知道了,理由呢?”抬杠的来了。
“你当古代皇宫制度是摆设吗?烛光斧声中的斧是一种祭祀用的器皿,怎么砍?”
“卧槽!谁来科普一下古代祭祀用的器皿知识?”
“不知道,关于赵光义杀兄篡位之说,也只是民间传说,没有实证。”
“到底哪个才是真的?有谁能答疑解惑?”有网友问。
“宋史太祖本纪上只简略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没有讲传位之事,又传出烛光斧声的故事,加上后面发生的事,质疑也正常。”
“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了?”
“几个意思?讲清楚啊!”有网友急了,这算什么事?
“嗯,先普及一下五代十国的储君标配:亲王+京尹一直是五代以来皇储的标配。
赵光义就已经是开封尹+晋王,完全符合当时的皇储身份。”
“不要告诉来自野史或小说,野史也有一定的可信度。”有网反驳道。
“烛光斧声,还真与一本书有关,清朝【四库全书】中定位是小说。”
“得了,四库全书引发的许多文字狱还少?乾隆下令编辑的,有多少可信度。”
网友们:⊙▽⊙
“续湘山野录,书中有烛光斧声的描述。”
“这回又说不清了,不过照宋朝内廷制度,续湘山野录可信度不高。”
“司马光上距太祖太宗不到百年其人又是谨严的历史学家,而且根据司马光和李焘等宋朝史学家证实:
除皇帝和尚未出阁的皇子以外,按照宋代宫廷制度其他男子是不能夜宿宫廷的。
因此太祖崩时唯有宋后在旁,太宗不在宫中。
自不可能如僧文莹【续湘山野录】所言弑兄。”
“哈,涨知识了,没想到会有这种冷知识。”
网友们又互相调侃一阵,这波热度算是过去了。
而宋朝帝王们可是五味杂陈,默默无语。
沉寂了许久的双系统又活过来了:“叮,能量聚增,信仰值翻倍,商城增大并增加新品种,请主人查收。”
武珊珊与林枫几乎同时收到双统提示,俩人几乎乐开了花。
林枫:“下一个帝王,你认为该是谁?”
“这个应当是朱元璋或朱棣,这没想好了。”武珊珊托着下巴说道。
“一个有再造中华,光复燕云十六州,恢复汉服,礼仪,文化之功。
一个五征漠北,收复北海,派郑和七下西洋之功。
的确不好分高下,你却忘了隋文帝杨坚再次统一天下,汉文化复兴之功。”
“你的意思,这三位帝王依照评判标准,还真难分出高下。”
“其实,这三位原本都可以评为千古一帝,可惜了。”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武珊珊有些疑惑。
“先说隋文帝,一个荒唐至极的举动与昏君无二。
隋有义仓,粮食储备为唐朝提供了六十年的用量,可杨坚干了什么?”
“卧槽!天下发生大灾,饥荒,他没有发粮赈灾而是带着百姓逃荒!”武珊珊说忍不住大笑。
“此举于昏君又有何区别,所以杨坚成不了千古一帝。
朱元璋不说其大杀功臣,有正当理由,可大兴贞洁牌坊,让女子缠足裹小脚,这算什么事?
有过文字狱,禁海,更主要是挖龙脉,恢复殉葬制度,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挖龙脉毁的可是华夏气运,仅这一条成不了千古一帝。”
武珊珊思考好一会儿,这才知道如何排第六,第五,第四排名。
第二天武珊珊将剪辑视频上传,天幕又启动了。
“盘点史上【十大帝王】:
第六位:隋朝,隋文帝杨坚!
戡乱定天下,华夏再统一。开皇之治,兴国安邦。
隋文帝,杨坚:
弘农郡华阴人,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
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时期的军事贵族。
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忠死后,杨坚承袭父爵。
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拜大司马,威望日隆。
北周大定元年,杨坚接受北周静帝禅让登基即位。
改元开皇,建立隋朝。
开皇九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
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
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废除秦汉以来的九品中正制。
将地方的州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