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过夜
这声音听起来好似并不大,可在这同样不大的殿堂内,却显得异常直入人心。
华时不知道潘璋听这声音的观感如何,他就知道他现在膝盖都是软的,差一点就啪地跪了下来。
只不过因为他站在潘璋的后面,所以潘璋根本没注意到他的异样。
或者说,潘璋也根本没空暇去注意他。
安庆绪如今早已今非昔比,久居于人上,在他不刻意压制的前提下,早已举手投足间尽显威严。
潘璋乍时都感觉有些目眩神迷。
毕竟这种威严,可绝对不会是在一个体弱多病的天子身上所能够产生出来的。
只是潘璋毕竟不是草包,他很快便回过神来,满脸的义正言辞道:“外臣是大唐臣子,天地君亲师,外臣跪拜于大唐天子是理所应当,跪拜于旁人却是为天地所不容。”
“天地自有法则,外臣岂敢擅改之?”
华时原本看到潘璋张口,心中便下意识的一阵胆寒。
毕竟潘璋这心直口快和暴脾气,在大唐的朝廷上是出了名的,有时候真的发起怒来,即便是萧相也要避让其三分。
华时很怕潘璋这个时候分不清形势,直接开口顶撞。
尤其是在把他自己口边最常见的那叛贼两个字带出来,华时只感觉自己的脖子都是凉飕飕的。
但是当他听完潘璋所说的话之后,华时便是一愣,随后带着有些异样的眼光,看向前面的潘璋背影。
这话……虽然也有那么几分强辩,但和潘璋以前的言辞和态度相比,却已经是极为温和了。
华时一时间都分不清,眼前的潘璋,是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潘尚书。
潘璋当然还是那个潘尚书。
只是潘璋能做到一部尚书的位置,固然有因为如今时局混乱,他借乱世而起的一番助力。
但他本人也同样是有脑子和能力的。
他在大唐朝廷那边位高权重,也就只有萧相等几位宰辅能压他一筹,而且这些宰辅还需要他们来一起合力去对抗李辅国。
潘璋当然不用刻意压着自己的脾气。
甚至他还要故意将自己的脾气放大。
只要他时刻冲在对抗李辅国等人的最前线,萧相这些朝廷宰辅就会愈加看重他。
他在朝中的地位也会更稳固。
所以潘璋虽然在朝廷上素来有心直口快和坏脾气的称号,但他这份心直口快和坏脾气向来都是对准的李辅国,或者是那些朝廷的低级官员。
绝对不会真的对和自己平级的同僚,甚至是比自己更高级别的宰辅发作。
萧华很清楚潘璋的性格,李轨也是一样。
所以李轨才会推举潘璋前来,萧华也会同意李轨的推举。
安庆绪没有回头,语气平淡。
“大唐于天下不仁,抽江南河北以供关中享乐,如此无视天下百姓之王朝,其君主亦配称天下之君吗?”
潘璋仍是一脸坦然。
“我食唐禄,便是唐臣,此乃亘古不变之天理。”
“食君之禄,便理该为君分忧。”
“我潘璋绝非背君之徒!”
潘璋并没有去正面回答安庆绪的问题,因为他很清楚,抽血河北江南一直都是整个朝廷的基调。
当初长安朝廷上上下下数百位官员,绝大多数都出自关陇。
其背后各个家族的势力盘根错节。
这些人掌握朝堂的话语权,那肯定不能让朝堂的税赋真的分摊到他们自己的头上。
可是国家还要照常运转,勋爵还要照常享乐。
那这负担自然需要有人去承担。
自唐朝开国便与关陇结下仇怨的河北自然是首当其冲。
只是这虽是朝中许多高位所默认之事,但却并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说。
在明面上,大唐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天下人的君父。
不论是关陇,还是河北,亦或是江南都是一样的。
宣传的口径绝不能出错,而且要异常统一。
否则一旦将那些默认的准则抛出去,天下必会瞬间四海崩裂,天子的名誉也要被砸个稀巴烂。
一旦天子的名誉丧尽,四海之臣皆不以天子为尊,必会重蹈两晋之故事。
所以潘璋对这些事情绝口不提,只是一口咬定,自己乃是大唐之臣。
顺便还非议了一句安禄山的背主行径。
安庆绪摇了摇头,轻轻笑了一声。
潘璋非议他的意思,他当然不会听不出来。
安禄山以前深受李隆基宠爱,虽然宠爱这两个字对于一辈子都在权力漩涡里打转的李隆基来说,实在是有些天真与梦幻。
但不可否认,除了死死将宰相的位置握在手里,没有将出将入相的准则安放在安禄山的身上。
以此等手段,同时吊着边军大将的胃口,并且还能借助边军大将的势力压迫朝中官员。
除了这些以外,李隆基在各种待遇的问题上,对于安禄山确实是极好的。
甚至可以达到无人能出其右的地步。
背叛一个如此优待自己之人,为人所不齿是理所应当的。
可那是安禄山的问题。
跟我安庆绪有什么关系?
安庆绪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替安禄山遮掩那些不义的行径,所以潘璋这番话看起来是攻击力满满,但是真的打在安庆旭身上的力道,却根本所剩无几。
“罢了,你是唐廷派来的使者,还是谈谈正事吧。”
安庆绪缓缓转过身子来,道:“你呈上来的那份章程,朕已经看过了。和议不是问题。”
“朕也愿意和大唐保持和平。”
“但是首先,朕要看到你们的诚意。”
潘璋微微眯了眯眼睛,道:“敢问大燕皇帝陛下想看到什么诚意?”
“对战争忏悔的诚意。”
安庆绪道:“你们在章程上说了,不忍心见到两国百姓深陷于战火当中,希望两国罢兵言和。”
“既然你们也知道战争对两国百姓不利,那总应该表现出一二,你说朕说的可对?”
“外臣愚钝,还请陛下直言。”
安庆绪呵呵笑了笑,随即摇头说道:“这里也是当初太原和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