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其灭亡的决定性因素。
像是汉朝,人家因黄巾之乱而被曹操夺权。
??????????唐朝又因安史之乱,被藩镇夺权。
宋朝就不提了,文妥妥一个被北面压倒的。
那大明是怎么回事呢?
死在关外的那些游牧手里?
还是亡于乱民?
全部都不切实际呀!
就是这么莫名其妙,百姓突然就被逼造反。
然后乱民就打进城把皇帝逼死了。
最后天下就没了。
就是这么随意。
朱棣听得越发脸色阴沉
不禁死死的盯着宁凡,“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宁凡脸上陡然间浮现出一抹阴狠
“其实我早就说过了,利息给他们,本金给他们,让他们尝到甜头。”
“放长线,钓大鱼!”
朱棣又继续追问道
“那收到了多少银子才收手?”
“少说四千万吧!”
“不到保底四千万,绝不可松手!”
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两百万就已经刷新了他的认知。
更何况是四千万!
难怪宁凡会这么不屑一顾。
按照他的想法,两百万在五千万面前,简直就不值一提呀!
朱棣面色阴沉
“为何要是四千万?”
实际上,他不相信满朝文武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钱。
毕竟,就连国库最丰盛的时候,也不过这笔数目的十分之一!
宁凡耸了耸肩
“当然是为了给他们留个底呀。”
“做事也不能做,绝总得给人留后路。咱们收只收一半,到时候就算不还,他们也不至于哭得这么绝望。”
什么?!
四千万居然还只是一半!
开什么玩笑!
这下子,朱棣是彻底懵了。
宁凡继而冷笑道
“准确的说,应该是连一半都不到。”
“我倒是觉得,这满朝文武加起来,加迪少说都得在九千以上。”
“他们也不可能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总得有点保守,所以剩下的,便要靠天子携大胜之威抄家了。”
九千万啊!
朱棣只觉得呼吸有些困难。
别说是他了,就说是大明的户部尚书,估计也不敢想。
想想以前的郭桓案,最终损失的也不过两千五百万石。
而且那个还是粮食。
折合起银子,可就没有那么多了。
朱棣死死的盯着宁凡。
看他坚定的目光,自己心中也有些没底。
“你就这么笃定,咱们大明的后世之臣,能够混账到这种地步?”
哎呀!
这不就等着您老问这句话吗!
宁凡心中浮现了一抹欢喜。
却仍旧面不改色,故作从容道
“这倒也没什么惊讶的。不仅是后世,假以时日,大明文武,必然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那意思就是说,这朝堂之上就没有干净的人了呗?
徒弟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为天子出谋划策的文武百官。
其实都是那些事件发生的始作俑者?
他们才是腐朽的根源,导致一切灾难的幕后主使!
朱棣抬头看向宁凡,硬是咬着牙:
“你可知,就连早年的刘伯温,恐怕都不敢说出如此狂妄之言!”
宁凡不以为然:
“道不同罢了,人家讲究的是风水术术。而陈则专治病根。”
“病根不出,用再好的良药也无济于事。”
朱棣皱眉,“噢,以你之见,病根何在呀?”
“病根就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