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全“砰”地一声捶着桌案,冷眼道:“既一心求死,那便斩了吧!明日大军出城,本帅先拿他祭旗,再悬首示众!待本帅得胜后,再将人头给郭威送去,以表本帅归附诚意......”
次日正午,寿州城南门,随着军士们几声粗犷的高呼,一颗披头散发的人头继而被高高吊起,不断从脖颈断裂处渗下点点血滴,在烈日的照耀下反射着刺眼的红光,令人触目惊心,显得惨烈又可怖。
消息很快便传至十里外的武昌军大营。当听见斥候急切来报,正在帐内召众将议事的刘仁瞻,确认了被枭首之人便是自己的亲侄子刘崇俊后,心中一阵悲愤袭来,竟当堂喷出一口鲜血,嚎啕大哭起来。
众将慌忙一拥上前,搀住这位已年过五十的大帅,生怕发生任何变故。
武昌兵马副使孙羽,已跟随刘仁瞻征战二十余载,对刘家儿郎再熟悉不过,此时忍痛道:“大帅节哀!刘节使不愧是刘家子孙,壮烈殉国,忠勇之至!我等实在是悲痛至极!可大帅,如今大敌当前,还请您千万要保重啊!”
如今头发已是斑白的刘仁瞻,已是涕泗横流。刘崇俊何许人也?是自己长兄刘仁规的独子,老刘家名正言顺的长孙。而刘崇俊为人正直,文武双全,更是尚未娶亲,如今竟惨遭叛军枭首,长兄一房香火就此断绝,刘仁瞻念及可惜又痛心疾首。
此时一名偏将又匆匆地进帐,急切喊道:“大帅,李金全已率军出城!看那架势,是直冲我军大营而来!还有,南面、西面也统统出现了叛军的兵马!此时我军怕是被包围了......”
众人慌乱之际,刘仁瞻勉力起身,嘶吼道:“诸位不可惊慌!即刻整顿兵马,与敌力战!只要再坚守几日,谏儿必定引军来援!届时即可内外夹击,叛军定然溃败!”
李金全起兵后,清淮军也随之反叛,而庐州光州接连失守后,刘仁瞻已连续派了几波前往金陵、鄂州等地求援的信使,可往往出营不久便被射落马下。在场众将心里早就明白,如今进退两难已成孤军,也时刻做好了为国尽忠的准备。
故而此时提到援军,对众人来说无非是奢望,更多的只是自我安慰。
孙羽满脸悲戚地说道:“大帅,恕末将直言,纵有援军,恐怕为时已晚......”
刘仁瞻禀着面孔,“唰”地一声拔出佩剑,用满是老茧的双指,轻轻地摩挲着这斑驳的剑身,大声叹道:“罢!罢!我刘氏一门三代忠良,连崇俊也殉了国,本帅垂垂老矣,又岂能顾惜此身!今日既已是绝境,本帅宁死也定要斩他几个大将,以谢陛下厚恩!”
众将齐声大喝道:“愿随大帅赴死!”
......
唐军大营外,此时四面八方已被打着日月星旗的叛军围得水泄不通。
李金全领着明汉荣及一众将领,正严肃地策马而立,此时鼓声大作,两翼烟尘滚滚,万余精骑随着飘扬的旌旗正在掠阵,喊声震天,烟尘滚滚。大军最前方,密密麻麻的长枪兵手持盾牌连成一片,身后万余弓弩手已系上撑得满满当当的箭袋,正紧握长弓伫立。后方更有三万轻甲步兵,竖立兵刃随时准备冲阵。
“报!庐州李嵩部已从南面包抄唐军大营!”
“报!光州王士凛部已截断唐军西面退路!”
“报!......”
斥候如流水般,不断地将最新情况禀报上来,待确认大军已完成合围后,李金全沉稳如山地点了点头,随即轻扬手喝道:“传令,全军进攻!此战务必全歼唐军,擒杀刘仁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