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暴动,后来组织暴动的八大金刚有七人被杀,漏网的金刚贺拔允躲过一劫,暗称侥幸,自然对高欢充满感激。
高欢与二人分别,继续打马前行,远远看见一名官员正被羽林虎贲卫兵拼命追赶,多次被石瓦击打,眼看就要被送往黄泉路。高欢见势不好,跃马追击,无意中救了张仲瑀一条性命。
贺六浑回到怀朔镇,把京都的见闻告诉了妻子娄昭君,以他惊人的政治敏感,对妻子说:“连张彝这样的名臣良吏在京都洛阳都无法自保,足见动乱就要开始了。留钱财房产还有什么用?”
娄昭君也是目光远大的人,很赞同丈夫的见解,夫妻二人商量了一晚上,达成了共识:不管造不造反,都得拥有自己的武装。
第二天,娄昭君散尽所有的家财,在怀朔镇广结天下仁人志士。谁都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革命道理,高欢此举,居然就结交了一批吻颈之交的知心朋友,这些敢死队员中有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侯景,组成了一支以高欢为核心的武装部队。
在这样动乱的年月,高欢就这样带着妻子、舅子和儿子高澄,还有和儿子年岁相仿的弟弟高永乐、高永宝等人,一起投入了造反的队伍,开始了他“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政治生涯。也开始了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的艰难命题,开始了通讯兵的华丽转身。
就让高欢在他的大西北革命吧,我们回过头再来说那个倒霉的张家二少爷——被高欢抢救的张仲瑀。此人在荥阳城亲戚家中养好伤后,返回洛阳,在朝堂上向灵太后哭诉了家庭的惨祸。为安抚忠臣的遗孤,灵太后授予他一个司空祭酒、给事中的官职。
“停年格”造成的祸乱使百官震悸不已。官员被杀、房屋被焚、店铺被抢,而且这一切就发生在京都,这是北魏立国百年来从没有过的暴动,不能不认真对待。当时任职的官员少,应选待命的官员多,朝廷事务忙不过来,吏部尚书李韶也和郭祚一样却迟迟不放任铨述官员,这在文职官员中也造成了很大的怨恨情绪。
殿中尚书崔亮害怕为此导致文职人员中也出现“焚张宅事件”。有此前车之鉴,聪明过人的尚书就出了个馊主意,上表奏章说:“不问士之贤惠,只要资格年限到了,应一律委任。”
之所以说他是馊主意,就是因为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把武夫和文人一视同仁,他没有想到文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家伙,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此之谓也。拿一百二十个胆子给崔尚书这样的文人,都没有谁敢造反。
如果这样任免官员,无疑是从“停年格”的“关门停水”一个极端走向了“敞开放水”的另一个极端。这是极为不妥的。一千多年的吏治经验告诉我们:官员的审查应该严之又严、慎之又慎。而且北魏以前正是这样做的。
朝堂上的官员并不认为崔尚书出的是馊主意,他们都被张氏父子的罹难吓破了胆,哪里还有心思考虑祖国的未来。听了崔尚书的表章,尽都是一片赞同声。
就是聪明过人的灵太后,心里明知不妥,但被“停年格”事件惊怕,更担心又一次骚乱,虽然对崔尚书替知识分子说话,为他们争官帽的举动很是不屑,心里既恨又气,暗暗咒骂:这些人不就是为了一顶顶的官帽吗,我给就是了。灵太后一大方,居然就同意了崔亮的奏请,不仅批发了一大批官帽,还任命崔亮为吏部尚书。
从此,北魏吏部铨叙,唯才是用的选吏制度被崔亮的一纸奏章破坏了,一大批庸才蠢才恶才劣才充斥朝廷。
“停年格”事件造成张彝被害,张宅被焚,影响极其恶劣。灵太后为了表示自己是改革派的主心骨,在授予张仲瑀适当官职的同时,诏命由国库出资重建张家府邸,安抚张家人。
建筑工程是刘腾的一亩三分地,自然由刘腾主持张府的重建工作。刘腾抓住机会,将工程交给弟弟刘越经营,提携他当上了包工头。把弟弟塑造成了自主创业的典范。
这天,刘腾从工地出来,回到宫中,在含章殿前见到领军将军、侍中元乂,两人因共同的利益,此时已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刘腾想起弟弟一辈子没有谋到个正当职业,虽然当上了包工头,成了带头致富的领头羊,可在老百姓眼里就是个暴发户,名声并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