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光当时西征,本王同样只给了他一千人,不同样创下盖世奇功。本王的长处是知人善任:侯渊临机善变,这是他的长处;若是给予大量的部队,他未必能指挥得动。侯渊是将才不是帅才,让他指挥百人,他得心应手;若要他指挥百万人,他就没这个驾驭能力了,而且会不战自乱。你放心吧,给他七百名骑兵,已经是够多的了,相信他定能以少胜多,击败韩楼。”
既然主帅不愿追加兵力,连尔朱天光都劝说无效,侯渊也没法,只得率领七百名骑兵进入范阳地界。
侯渊也确实是个怪才,他不是勉为其难硬着头皮上阵的,而是自有办法让一碗米做出一斗米的饭——他命令士兵在四方树林里竖立军旗,八方吹响号角,又命令士兵埋置十万人的军灶,炊之烟尘,为部队创建浩大的声势。
部队“浩浩荡荡”,一路向北方挺进。眼看接近敌方阵地,侯渊命令部队在蓟县百余里的良乡(今北京房山县南)的山凹里设下埋伏。
韩楼见敌军前来,派前锋主将陈周率领步骑兵万人迎击敌军。部队列队整齐地往蓟县行进,陈周心雄天下,决定组织万人的部队,在蓟县好好打一场攻坚战,希望能一战成名。他根本没想到侯渊只有七百名骑兵,更没有想到这七百人就埋伏在他必经之路的草丛里。
陈周率部队刚刚走进山弯,路旁突然伸出钩镰长杆,猛然把陈周拉下马,随之跳出几个莽汉,把陈周捆绑起来。刹时间,漫山遍野号角吹响,侯渊的骑兵从两边冲杀出来。一时间,刀光闪闪,污血突突。陈周被擒,部下没有一个将领组织抵抗,一万人的部队四散溃逃。
侯渊只此一战,轻轻松松就俘虏敌骑五千多人。侯渊命令俘虏们各自收拾好自己的武器、马匹,退回幽州(今河北涿县)。俘虏们战败被俘,没挨一句骂、没挨一次打,被敌人好酒好肉的灌饱了肚皮,还这么轻而易举地就被释放了,尽都心里充满了疑虑。
临走前,侯渊对俘虏们说:“既然我们是朋友,我现在放了你们,在我攻打幽州的时候,你们充作内应,为我打开城门。”
俘虏们对侯渊的话更加疑惑了:难怪不得这么轻松的就被释放了,原来我们的队伍中有很多人是他的朋友,放我们回去的目的是为了在攻打幽州城的时候当内应。俘虏们互相猜疑,你怀疑我,我怀疑他,也不知道谁是侯渊派出的“内应”。俘虏们跪地叩谢,感谢侯都督不杀之恩,尽都在表示要遵从大都督的命令,当好“内应”之后,骑上战马,完好无损地重回幽州驻防。
放走了俘虏,刘灵助甚是不解,对侯渊说:“我军既然已俘虏了五千敌军,就该收编他们,扩充自己的实力,主帅怎么能将杖甲、战马都归还他们,就不害怕他们重新持械为敌?”
侯渊晓得刘灵助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就说:“大师放心,北方人耿直,不会做出不要脸的事。我军既然兵少马缺,就是收编了这五千人,也不足以与韩楼的十万大军对抗,更不可能打一场两军对垒的攻坚战,须用奇计离间他们,才能克敌致胜。”
侯渊估算时间,知道败将们已经退回幽州,也就率领七百人的骑兵部队飞驰到幽州城下,向城里喊话,“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好一阵呼朋唤友,要求作为内应的士兵打开城门投降。
驻守幽州的韩楼听说败将中有很多人是侯渊的朋友,返回幽州的目的是作为内应回来,到时候开城迎敌。韩楼怎么能容忍家里有内鬼,抓来几十个逃跑回来的将军询问,又是拷打又是关禁闭的,追问了几个时辰,也没问出究竟谁是内奸。见问不出所以然,又法不责众,韩楼只好作罢,留待以后有时间再审吧。
韩楼此时顾虑的是幽州的八道城门,他此时对八门的守将都不放心,急忙带领几个警卫员去视察城门的防务。他看了东门看西门,望了南门望北门,总觉得道道门都不像投降敌人的样子,又觉得道道城门都像是马上要投降敌人的样子,弄得疑神疑鬼的,不晓得哪道门会开城投降。忙了半天,人累得要死,总觉得到处都是漏洞,整得神经衰弱,不晓得身后什么地方会射来暗箭。
好不容易在家里呆了一晚上,刚刚天亮,听到侯渊又在城外呼喊,“开城投降的时间到了”。韩楼更加深信重返幽州的五千骑兵将士中有不少是敌人放回来的奸细。敌人就在身边,韩楼一个也不敢相信,深害怕不知不觉中掉脑袋,急匆匆带领几十名亲兵,趁着秋雾初起的早晨,打开城门就往东溃逃。
急忙逃命的韩楼逃出了幽州,在半路上见后面没有追兵,暗暗庆幸自己捡了一条性命。正暗自得意时,突然马失前蹄,被牵扯在路上的绊马绳绊倒坐骑,摔倒马下,被活活擒拿。
捷报传到洛阳,尔朱荣把战报交给尔朱世隆观看,而后抚掌大笑,自夸自赞“知人善命,有自知之明”。孝庄帝因功封侯渊为平州刺史(今河北卢龙县),刘灵助为代理幽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