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放也没办法,自己昨天还和他平级,现在淮王让自己出任全部大军指挥的重任,不能太官样。
唐天放这次很是大方,直接给前军配了五万大军,让他一定要在乌木部落回撤到大草甸时先把口子扎住,这关系到此次大战能否完成淮王的目标。
他现在是财大气粗,现在这里整整集结了将近二十万大军,还有一千辆新式战车,五千辆运输车。
兵士们士气也足,被花刺刺激到了,当然淮王也是下了狠心,只要把这些花刺骑兵绞杀了,底层士兵一颗脑袋升一级,兵士们一听都炸了,还用啥鼓劲啊!
淮王已经跟唐天放交代了,杨培民大将军要率领武威军即刻返回,预防出现并州那样的情况。
而李炎大将军将乌蒙军几乎都带走了,他的目标是并州,任务就是稳定并州的局面,同时预防其他花刺军再次袭击。
留给他的有榆林边军十五万人,苗兵和狼兵各三万人。
唐天放也怕刘小春打疯了,还是叮嘱了几句,如果面对大队花刺人,不能硬拼,只要堵住他们就好,当然要是小股骑兵,防止消息泄露,灭了最好。
刘小春是满口答应,但他一出发,就没想那么多了,有这么多的兵力,干就是了!
所以等他快速赶到大草甸中部的时候,探马禀告,乌木前军才刚进大草甸。
他不着急了,先前是真怕乌木人跑了,知道他们还在就好。
他估算了一下时间,又仔细研究了一下手边的地图,还让探马对周边几十里地形进行了探查。
这十多年仗不是白打的,他也不是那种没脑子的武夫,怎么对敌,还是需要策略的。
六月十七日晚间,欢天喜地赶到草甸中心地带,洗完澡,大吃大喝完毕的三万花刺骑兵正在睡梦中就遭到了刘小春一波致命的袭击。
整个乌木前锋三万人根本组织不起一个像样的战队,遇到这样情况,就算乌木人单兵能力很强,没有护甲,没有队友,有的连马匹都没有,还怎么去打,更多的一边倒的屠杀。
虽然此战过后,刘小春功过相抵,没有得到任何实际性利益,但此战成为了比较经典的案例,同时也成为未来几十年刘小春一直吹嘘的本钱。
之所以没有被淮王砍头,他要感谢唐天放。
虽然给了刘小春前锋的机会,他太了解刘小春了,生怕把香喷喷的饭菜砸锅了。
他又连续委派两名战将带领三万将士从两翼呼应,在距离乌木前锋军百里的地方将第二批三万乌木人围在了一起。
还没等乌木雷真反应过来,杨怀德带着的战车大军赶到了,协同苗兵和狼兵十万人马已经布成了近百里的一个大圈子,将花刺最精锐的亲军二万人紧紧地围困在中间。
不得不承认,刘小春抓战机的机会是非常准确的,换一个环境,五万人对上三万人,一场恶战难以避免,搞不好,大夏军可能会吃大亏。
也就是花刺完全没有防备,加上黑夜,花刺人远来疲惫才有了这场大胜仗。
第二批边军六万人围住了乌木三万人,已经没有了突袭,乌木人有了防备不说,这部分乌木人士气旺,物资也是准备充分,一上来,双方就变成了焦灼战。
幽州大将军府
幽州边军领兵大将军很多年来一直是燕国公梁德安,这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可以说幽州几十年来能维持现在安定的局面,老将军有很大的功劳。
所以现在不但是幽州军是老将军直接指挥,就连宁州军也是归属老将军麾下指挥的。
当然也正是因为老将军年龄大了,近两年对于下面关隘的管控稍微放松了一点,一般直接交给了当地的将军、校尉管理。
再加上北方异族碍于幽州城坚兵足,难于攻打,在幽州正面大规模的战事近年来逐渐减少,很多中下级军官开始放松了警惕,有些甚至跟关外做起了生意。
这次并州被突袭,究其原因,跟边关军备松弛,官兵警惕性降低有很大关系。
燕国公这两天不但心里烦躁,上火了,甚至连嗓子都有点哑了,说话都不是很清楚。
早在三年前,他就跟朝堂里递交了辞任回京的公文。
不是当时因为陇州战事紧急,朝堂中更多的精力牵扯其中,没有办法一下子抽出两个大将军,幽州这边也就换了大将军。
接到并州知府的公文,燕国公心焦得很,他也是真没有想到这次花刺人竟然绕了近千里,直接从偏关发起袭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