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四年的盛夏不算太热,但真定城中却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刘备依旧在继续募兵,但凡青壮,只要参军入伍,便能得一份月俸,足以养家糊口。
关羽在操练新兵,这个平素沉默,行事果决的猛人,却深谙练兵之法。
而张飞和林夕,也在一日前带着一众黑山黄巾头目回了真定。
眼下两万流民中的青壮都被刘备挑选了出来,交由关羽编练,且颇有成效,这些原本的统领也就没了威胁。
而黑山黄巾的大统领,脾气暴躁却没有太大野心的刘石,被刘备任命为屯长。
相比之下,最忙的反而要数田丰。???.biQuPai.coM
他自上任县丞以来,首要工作就是安抚城中流民。在刘备将青壮挑选完毕之后,田丰也做出了一个计划来安置流民。
这些年天下就没太平过,先是黄巾起义,又接连有天灾叛乱,导致真定城外荒废了大片的田地。此时正好分给这些流民,使其安居乐业,不至生乱。
田丰先是亲自带人重新丈量了土地,又计算了城中流民的具体数量,然后摊丁入亩,使得分配方面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
简雍也没闲着,随着世家的钱粮到后,他逐次分批清点。估算多少分发给百姓,留多少作为军用。
忙完之后还要召集世家,在刘备准备上报的请功奏折上署名。
对此,这些大家族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甚至一度要求简雍把流民的数量由十万改成二十万,好对外彰显自己的名声,不出意料被简雍拒绝……
所有人都在忙碌,只有林朝借着养病的名义,在家里宅了十多天,什么事也没干。
当他看到这些天因丈量土地被晒黑的田丰时,林朝无比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要说什么也没做,也不确切。
至少林朝隔三差五就跟着刘备一起去募兵,目的自然是他心心念念的常山赵子龙。
只是运气好像真的不行,直到六月底的时候,林朝也没见到赵云来参军。
对此,林朝只能深表遗憾。
……
邺城治所。
深夜里,冀州刺史刘焉还未安寝,一个人待在书房,眉头微微皱起,目光注视着桌案,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被他目光注视的桌案上,有三封已拆封的书信。
借着昏暗的烛光,刘焉又将这三封书信看了一遍,眉目间的凝重却是未减分毫。
第一封其实不是书信,而是诏书,正是朝廷所发,内容是任命刘备为汉昌县令。
自刘备上书要求募兵后,刘焉便上奏朝廷,表刘备揭发张纯叛乱的功劳,直到二十多日后,朝廷的诏令下来了。
这封诏书在刘焉心中是最无关紧要的。
以刘备的功劳,任命一县令也说得过去,并无不妥。
真正值得刘焉注意的,是后两封书信。
其中一封是奏表,刘备和真定城中世家联名上奏,言有十万流民涌入真定,他们为防民变,举家资安置了这帮流民。
看到这里的时候,刘焉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莫说张纯叛乱规模尚且不大,就算是把盘踞在五行山的黑山贼尽数抓过来,也不一定能凑够十万。
可奏表上一连串的名字,且都言之凿凿,这让刘焉疑惑了。
莫非真有数万流民入城,被这些人安抚了不成?
至于十万之数嘛……
夸大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可刘焉最不能理解的一点是,这跟刘备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是他刘玄德带头署名?
真定县令去哪了?
刘焉记得清楚,自己只是随手给了刘备一张募兵调令而已,安抚流民跟他有什么关系?
在他看来,刘备只是自己的一步闲棋。
可眼下,这颗棋子明显走歪了。
“也罢,就依这些人所言,将奏表上报朝廷,且看朝廷如何处置。”
刘焉喃喃自语道。
他之所以这么做,也跟第三封信有关系。
这第三封信是董扶的,此人官拜侍中,在朝中与刘焉交好。刘焉任冀州刺史以来,对朝中局势的把控,几乎都是通过董扶传递的消息。
而信中的内容,则是向刘焉叙述近来京中发生的事情。其中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张温的太尉之位被罢免了。
今年年初之时,张温率众讨伐马腾,韩遂叛乱,同时遥领太尉之职,成为史上第一位不在朝的三公。
可鏖战数月之后,却未能取胜,天子下诏,罢免了张温的太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