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东平郡。
正如诸侯讨董的时候一样,此次袁绍和曹操结盟,准备对徐州动兵之前,也联络了一堆大大小小的诸侯。
这些人虽然大部分都是看袁绍的面子上来的,但他们也打心眼里认为刘备是潜在的威胁。
无他,皆因这两年徐州表现出来的实力太强了。而这群诸侯大多在兖州附近,自然切身感受到了威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尽管刘备从没有表现出半分进攻意图,但徐州过于强大的实力,已经让他们感到了威胁。
不过这也正常,真等徐州好好休养生息几年,实力空前强大时,林朝也肯定会挨个收拾他们。M.biQUpai.coM
与其坐以待毙,那就不如抢先动手!
反正这么多人一起出兵,不一定轮得到自己跟徐州正面死磕。再说了,去年董卓簒逆,也是号称实力强大,还不是被我们给剿灭了!
这是与会大部分诸侯的想法。
可能是之前董卓讨伐战进行得过于顺利,让他们生出了一种错觉——董卓是被他们剿灭的。
事实上,这些人当时除了拖后腿之外,几乎没起到任何正面作用。若没有刘备和袁术,恐怕被剿灭的就是他们了。
人总会选择性的遗忘对自己不美好的事情,哪怕它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
初平二年,五月十七。
曹操在东平郡治所大摆宴席,款待前来会盟的诸侯。
与会之人分别是济北太守鲍信,陈留太守张邈,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豫州刺史兼任济阴太守孔伷,因路途遥远而没有到场的广陵太守张超,以及现任兖州牧曹操,冀州牧袁绍。
当然,曹操和袁绍的这个兖州牧和冀州牧,是自封的。
眼下任谁都知道朝廷式微,所以自己想当什么官,直接找同僚替自己上表朝廷就好,甚至不必等朝廷同意,可谓是非常的方便。
可如此方便的推举制度,自然也就带来一个问题。
那就是一個官职可能同时会有好几个人担任。
就好比现在的豫州刺史,头上顶着这个头衔的,足有三个人之多。
原本灵帝刘宏未驾崩时,曾拜黄琬为豫州牧。董卓当政后,又废掉黄琬的州牧之位,转而任命孔伷为豫州刺史。
而等到董卓死后,黄琬又被任命为豫州刺史。
袁术占据豫州后,自然要找借口将豫州刺史换成自己人。
你董卓是逆贼,那你任命的豫州刺史自然也就不算数了,于是改任自己麾下刘勋为豫州刺史。
三个人都是豫州刺史,三个人都上表过朝廷,三个人名义上也都是朝廷任命……
简单点说,你我皆诸侯,城头变幻大王旗。
作为此次会盟最重量级的人物,袁绍当之无愧被推举成为了盟主。
盟主这个位置,其实一直是袁绍的梦想,之前讨董时没当上,现在当上也不算晚。虽然麾下的小弟个头小了点,级别实力也低了点,但这并不妨碍他过一把瘾。
袁绍高坐主位,望着身下满堂诸侯,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自从动手谋夺冀州以来,他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糟心,先是文丑在追击审配的时候被断一臂,后来渤海郡又被赵云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了韩猛这一员虎将,连自己的长子都被俘虏了。
然后自己派去增援的颜良又是一场大败,差点就死在了乱军之中。
一连串的糟心事件,使得袁绍度日如年般难熬,整个人看上去都老了几岁,白发也多了几根。
还好后面派去的高览和淳于琼总算稳住了局面,渤海郡的陷落,也终究并未对自己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如今又召集了这么多诸侯,击败刘备指日可待!
一念及此,袁绍颇有种苦尽甘来的激动,如何能不高兴。
只见袁绍站了起来,满脸激愤道:“诸位,刘玄德身为汉室后裔,非但不思报效社稷,反而挟持天子,妄图谋逆,实乃罪大恶极!”
“什么,刘玄德挟持天子!”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捧哏,袁绍话音刚落,他的头号小弟河内太守王匡就站了起来,满脸惊讶的大声道。
“不错!”
袁绍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去岁某与诸位合力讨伐逆贼董卓,幸得上苍不弃,逆贼董卓终是伏诛。不过刘玄德这厮却最先率军入雒,并派麾下挟持天子西迁。如今长安城中的天子,早已是他刘玄德掌中之棋,如此大逆不道,简直人神共愤!”
怎么说呢,袁绍的这番说词虽然有些夸大,其实是八九不离十的。
毕竟自讨董之后,徐州每次出手都有天子诏令,而且还都是真的,大家早已咂摸出味来了。但此事是否属实已经不重要了,袁绍需要找一个看上去合乎情理,又罪孽深重的帽子扣在刘备头上。
那到底什么罪合适呢?
董卓已经做过一次活靶子了。
他只说刘备挟持天子,大逆不道,却丝毫不提自己在讨董之战中那足以闪瞎狗眼的卓越表现。
世间之双标,莫过于此。
听完袁绍和王匡一唱一和后,曹操有些面色发红,随即便清了清嗓子,站起来表态道:“刘玄德人神共愤,罪大恶极,我等当立即起兵,诛灭刘玄德,匡扶大汉!”
“不错,孟德此言在理,某附议!”
袁绍又铁杆小弟,曹操又何尝没有。他刚说完,济北太守鲍信便站了出来,大声符合道。
“某附议!”
“某附议!”
“某附议!”
……
一时间,附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此行来干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眼下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