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威没有留下参与具体作战指挥,这方面不是他不擅长,毕竟是现代军人转业,邵威在指挥作战方面其实要比梁向东更加专业。
只是他很希望梁向东和刘晟能够快速成长起来,毕竟穿越者中基本就没有什么军事人才,未来穿越者团队对于军事人才的需求量会很大,甚至很有可能需要大多数穿越者去海外坐镇一方,不提前积攒相关经验为军校夯实基础,穿越者的发展就会受到更多的限制。
有了邵威给出明确的火炮投射数额,刘晟的底气一下子就足了起来,当即便开口说道:“梁哥,三家欧洲海商的武装商船可以提供登陆前的炮火准备,邵老大那边就算只打30发炮弹,那也意味着琉球这边30个敌军火力点被报销,咱们的登陆作战是不是要更大胆一点才合适啊!”
梁向东瞥了一眼桌子上的琉球港口地图,随即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这个时代的反登陆作战几乎就是港区的几个炮台而已,能拔掉炮台几乎意味着从海战转变成陆战。我就不越界了,开战之后直接让各船对琉球港最近的城墙开炮,你负责组织各部队圈定登陆点,不要在意波次问题,多选几个登陆点上岸后再集结。岛津家族和琉球本身都没有多少岸防火力,一两门炮的事情,邵老大那边会关注的,你只管抢滩上岸去和倭国人打巷战就好了。”
刘晟跃跃欲试的正准备部署各个部队的登陆地点,门外忽然传来了通讯兵的报告,各家代表已经登上了台南号,他索性直接就让通讯兵把各家代表带进了台南号的船长室。
对于当前时空的人来说,一艘3000吨级的一级风帆战列舰绝对算得上是本时空最强大的海上战舰了。
欧洲目前最大的风帆战舰还在2000吨徘徊,而且建造周期都是以年来计算的,像唐人这般几个月时间就能把船造好,而且只是稍微下水实验一圈就敢拉出来作战,他们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的。
唐人之所以敢这么做,主要原因还是这艘台南号完全就是英国胜利号风帆战列舰的一比一复制品。
不说穿越者们穿越时就已经携带了模型,造船厂的秦君毅本身也是船舶设计出身,对于这样一艘21世纪人非常熟悉的老古董,拿来直接开工也并不是什么问题。
原材料方面大明泉州府的造船木料储备非常充足,只要肯花钱,唐人可以很容易获得充足的木料。
至于龙骨和主桅杆这样特殊要求的木料,秦君毅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拼接组装来解决强度和长度的问题。
解决木料应力问题也很简单,又不是指望着这艘船能像真正的风帆战列舰那般使用个几十年,台南号本身就是个象征性的产物,展示意义和震慑意义更大,甚至远洋需求几乎都没有,所以只要保证这艘船能够在东海范围内航行,那些长时间改变木料应力的手段就可以取消,直接改成蒸煮、烘烤等较为暴力的手段直接应用。
此外这艘台南号也没有像欧洲那些船只一样添加很多装饰,而是完全以现代人实用风格搞了不少金属构件来加强主要结构。
对于帆面调整也使用了大量滑轮和省力杠杆,所以在操控方面的水手需求远比胜利号风帆战列舰节约人力。
总结起来其实非常简单,说白了这艘船就是个一比一的模型船,拿来航行没有问题,只要不是大风大浪几乎就不会出事,就算是遇到大风大浪,部分现代化设计和改良也会让它拥有更好的适航性。
缺点是不能长久使用,很多结构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甚至更换。
穿越者们的工具比较多,很多木匠工具也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物理进行省力改良,加上人手充足,大量泉州工匠被高价招募到台南造船厂来,船坞又是挖掘机和钢筋水泥的产物,自然就节省了很多工序。
客滚轮上的起重机就可以保证起吊需求,方方面面都能给造船进行加速,这艘台南号一级风帆战列舰本身就是管委会为了展现制造能力强行上马的工程,所以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能造出来并下水,也就很正常了。
可这些小手段却并不会被外人知道,也因此无论是三家欧洲海商的代表还是大明方面的代表,在他们登上台南号之后,无不被这艘庞大的风帆战列舰所震惊。
对于大明人来说,欧洲海商的武装商船就已经算是大船了,大明到了1620年这个时间节点,造船方面已经彻底没落了。
能够建造的商船还是传统硬帆,不说好坏,只说在海上的作用,大明的传统硬帆帆船也更加适合于近海和货物运输,而不适合海上炮战。
所以目前最大的福船也就在千吨以内,还只是几家大海商持有,大多数船主几乎都是百吨左右的小船,甚至还有不到百吨的小船才是他们走海贸的主要船型。
欧洲三家以马尼拉大帆船最大,也是因为台南唐人的出现,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才想尽办法从太平洋航线中抽调了一艘马尼拉大帆船来参与唐人这次行动,目的本来是准备展示一下西班牙人的造船技术和海上力量,不指望能和唐人比拟,最起码也要做个老二。
马尼拉大帆船的排水量普遍超过了1000吨,最大也能达到2000吨以上,但从来就没考虑过超过三千吨的问题,而且也是货船结构,并没有考虑装备太多火炮。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更是纯粹,他们为了减少甲板面积而在某些依靠甲板面积计算停泊税的港口省钱,所以把他们的武装商船造成了大肚子窄甲板的形制。
这样的船用来运输货物可以多装很多,但是用在这个时代进行海上作战,能够配装的火炮数量就很少,能够通过甲板进行跳帮作战的战位更少,也就只能在远东这边充充门面,换在欧洲那边根本就不是欧洲各家战船的对手。
仿制于胜利号风帆战列舰的台南号从血缘上来说本就是欧洲船舶发展的趋势,所以三家欧洲海商代表刚刚登上台南号,他们便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这其中就包括了船身结构布置,软帆船缆绳的位置和处理方式,当然他们也能一眼看出唐人在省力方面的运用远远超过了他们,这导致了三家欧洲海商代表完全忘记了来台南号是为了参加战前会议,一个个直接开始在船上研究起了各种省力结构。
看着热情慢慢的三家欧洲代表在研究这艘台南号,大明方面的各家代表就对这样一艘大船没有多少兴趣了。
也不能说完全没兴趣,只是考虑到效费比,大明商人们还是更喜欢福船、鸟船那类更灵活的传统硬帆船。
福船可以做的很大,只要材料足够,做到2000吨排水量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夸张点搞个5000吨排水量也不耽误航行。
运输量大,硬帆维护和转向都更加方便,甚至吃水方面也比欧洲海船更浅,适合近海和沿着海岸线航行,加上水密舱结构,也不是很担心触礁问题。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适合布置太多火炮,船身结构很那支撑火炮后坐力,更适合用来跳帮作战等传统冷兵器时代,而不太适合火炮这里热武器时代。
商人们也没几个像李旦那样准备豢养海军的打算,他们更多考虑的还是海上贸易运输,准备点武器也完全是自卫考虑,偶尔当个海盗欺负个小船还行,并没有海商愿意放弃海贸转过头去把海上作战当成他们的主业,所以看个热闹也就算了,指望他们对这种船感兴趣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