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人问道。
他的同伴只是摇了摇头。
“年岁不好哟。”
田埂里空荡荡的,连种子和秧苗都没有。
但他们已经算是日子还不错的人了。
饶阳一带的战事猛然激烈了许多,城池陷落,士卒战死沙场,百姓流离失所,大规模的流民形成浪潮,开始向目前仍旧和平的北方涌去。
颜真卿是君子,这是所有见过他的那些人的共识。
但他并不是完人。
他对当下的情形毫无准备,手下的大半官吏和将军们都赞成放弃一些城池和流民,采取保守的策略,依靠城墙阻挡叛军。
李光弼尚未到来,颜真卿就被迫选择了唐军的下一步策略。
十三万唐军得面对在数个方向发起进攻的叛军,后者毫无忌惮,每攻下一处便随意纵兵劫掠,借此补充钱粮。
没过多久,流民就拖垮了一些地方的官军。
叛军死伤惨重,但官军所付出的代价,则是大面积的土地荒废、人口流失,以及钱粮的严重短缺。
“求援吧。”
颜真卿缓缓看了一圈底下的官吏,脸上,有些无奈。
若是唐军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倒是可以坚守住信都郡,但颜真卿在最后一刻,选择了撤军,同时开始传檄四方,向河东寻求援军。
他保住了至少上万士卒的性命,但信都郡因此而彻底沦陷。
倒不是颜真卿和众人商定的策略有多大的的漏洞,导致给了叛军机会。
后者根本就是不计代价不计伤亡地猛攻。
一个建制的兵马打崩了,那就再派更多兵马压上。
这样一来,就算是士气不错的唐军,面对敌军疯狂的冲击,最后也会渐渐溃散。
“叛贼目前主攻方向,必然是河北。”
录事参军李择交站出来,恳请道:
“请招讨使给末将三千人,既然叛贼有意往前进攻,那末将就去断他的后路,让他们彻底困死在河北。”
叛贼主攻的方向,真的是河北吗?
颜真卿知道当下形式如此。
但不知为何,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还是......等李将军过来再说吧,先传令各处,严加防守,让兵马在城池中修整,一旦有城池遇袭,便以掎角之势互相援救罢了。”
“只要等河东的援军过来,形式就会好起来的。”
颜真卿像是在拒绝李择交,又像是在劝说自己。
“一定要稳住。”
至于后方......
他想起颜季明信里的内容。
常山郡似乎被叛贼突袭了。
那也是不能丢失的地方,万一常山郡失守,河东连接河北的重要道路会被堵死,大批的援军将无法快速到达河北。
他迟疑了一会儿,道:
“分出五千人,交给李将军,让他带兵去驰援常山郡,常山太守有信与我,叛将史思明疑似带兵要突袭常山。”
才五千人?
不少人都愣了一下。
“史思明若是要偷袭常山,必然会带足精锐兵马,确保一战功成。”
李择交想了想,道:
“若史思明的意图是常山,已经过了这么多天,那如今也是无可挽回了,没必要分兵去救常山。
不如由末将带兵,去攻入赵郡,
若史思明真攻下了常山,末将顺势可断他的粮道;
若是没有,那末将也可以趁势收复赵郡。”
“李参军说的有道理。”
“李择交妄自尊大,贪于军功,还请招讨使明断。”
李择交一番话说完,下面已经吵成了一片。
颜真卿默默不语,指甲不自觉地深深没入手心,从指缝里溢出一丝鲜血。
他眼前闪过颜季明的身影。
“就依你所说吧。”
颜真卿站起来,眼底的悲凉又添了一层。
“为大唐,收复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