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阀或是朝廷勾勾手,他们就会背叛我。”
李萼深吸一口气,沉吟片刻,问道:
“太守可知道萧梁?”
“梁武帝萧衍那个?”
“是。”
李萼见颜季明知道,再度问道:
“那您可知道梁武帝时期,曾有侯景之乱?”
“侯景本为羯人,先为高氏旧将,自高欢死后,旋即背主,以治下土地为饵,先投宇文泰,复投萧衍,很快就被高欢继任者高澄击败,率数百残部逃入南梁。
然后又私自占据寿阳,起兵反梁。
他入梁时,麾下兵卒不过数百,起兵时,麾下兵马八千,继而挥军横渡采石,直至一战破建康,奉他为主的将士多至十万!”
李萼侃侃而谈道:
“侯景每过一处,即大肆释放奴隶,放心任用为官。
萧梁一朝虽门阀众多,国内官僚皆以出身为傲,然而却被侯景数次大败,使得宇文氏和高氏看到良机,借此发兵吞没萧梁土地,最终萧梁亡国。”
“这也是我想跟您说的。”李萼说到这儿,杯中的茶已经喝完,他低头摆弄着茶杯,漫不经心道:
“只要您给那些读书人做官的机会,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条件;
而世家门阀拥有的不过是虚名而已,他们纵然能借此笼络数十数百人,难道还能笼络整个河北的读书人继续给他们当牛做马吗?
相比之下,他们凭什么不拥戴您呢?”
颜季明思考了一会儿,点头道:
“但最基本的考察,还是得有的吧?”
“没有那个必要。”
李萼脸上露出些讥讽,道:
“只要把那些人捧上官位,其中大部分人都会立刻对您死心塌地,为什么还要设置门槛减少他们的数量呢?”
“那若是他们为官不仁...”
“跟您有什么关系?他们能帮您收税征兵不就行了?”
李萼哂笑道:
“莫非您现在就要重造一个盛世大唐?”
颜季明彻底明白了李萼的意思。
其实,他并不是没做出类似的措施。
常山学舍,便是他的尝试。
自己去培养出一批官吏,可以完全保证其忠诚和为官的素质,但问题在于,培养所需的时间太长,人数实际上也不多。
这个办法不能很快派上用场。
同样的还有府兵制。
颜季明打算维持一支脱产的主力军,同时让大部分城池接下来施行府兵,青壮战时守城,闲时为农,这样可以减少军队的消耗。
这样确实是减少了消耗。
但是军队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预期。
就像是财政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无论在其他地方怎么节俭,都省不下来这笔开支。
颜季明原本的打算就是先割据,力图现在河北经营出一个“藩镇”来。
跟世家们,委以虚蛇,大家各自扶持。
在治下,勤勤恳恳,民望军心两手抓。
做藩镇嘛。
要么就像安禄山那样,坐镇边疆,安安稳稳吃成一个大胖子。
但颜季明现在可没有一个唐玄宗再给他各种输血供奶,还能挡着各方面非议让他安安心心发育。
所以,
就得果决一点。
趁着现在兵荒马乱的时节,得趁势而动。
“地方上不停开拓,然后军中以战养战?”
颜季明思索了一会儿,道:
“太守所言精辟。”
李萼很懂得说话的时机,先拍了颜季明的马屁,又道:
“那您的意思是?”
“你说的很有道理。”
颜季明点点头。
“但是,你今天话怎么说的这么多?”
李萼道:
“您把太原尹的家给抄了。”
“对啊。”
“这算是坏规矩了。”
“要坏也是他先坏的。”
颜季明把王承业的算计告诉了李萼,只换来后者淡淡一笑。
“人家就是动动嘴皮,您就直接把人全家都给绑了。”
李萼敲敲桌子,岔开话题,道:
“有点饿了。”
“放心,过会吃好的。”
“那我就继续说了。
您把人全家都给抄来了,这是直接摆明了车马要开干。
您这是告诉大家,跟您作对就是这个下场。
不管您内心怎么想的,或者您觉得这不过是用来要挟王承业的手段,但对于其他人来说,此举便是一个...那什么,您常说的那个词。”
“一个信号?”
“对,是这意思。”
李萼点点头,道:
“知道这个消息的,十成十的人都会提防您。”
“所以?”
“得快。”
“吞土地,吞钱粮,把河北世家全部吞下。”
李萼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我呢,已经被您绑上车了,说句难听话,您这种人,太平时节死一百次都不为过,但我可不想陪您一块死。”
“河北要是太平了,您猜谁会第一个对付您?”
颜季明沉默的时候,李萼则是喊道:
“酒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