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神仙道术没有一毛钱关系,所以不管是不是和曹佾有关系吧,反正人和故事基本上就是故事,想来八仙中增加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物更好一些,让吕洞宾度他成仙也是最合适的。
蓝采和最早出现在南唐沈汾的《续仙传》中,本就是一个故事,描写的是一个手拿大拍板子四处行乞的形象,也没办法在现实中找个人对上号。元代时有一部杂剧叫《汉钟离度脱蓝采和》,此时才给他补办了一个身份证,解决了户籍问题,说他是五代时的一个伶人,姓许名坚,艺名叫蓝采和,感觉在八仙故事里存在感最差吧。
总之,经过宋、元时期的流传,八仙的人物、故事逐渐丰富,到明代基本定型,直到今天,在民间一直有极高的人气值。
之所以会形成八仙文化,钟吕的内丹理论的影响力或者说是这二位的名气起着关键的作用。实际上,最早关于钟吕的记载是北宋的《宣和书谱》及《宋史?陈抟传》,随着民间对钟吕的传说越来越广,这二位的身份便从单纯的民间信仰转正成为了得到官方认证的神仙,从此便正式得到了官方的供奉。随着被加封真人啊,祖师啊,接着又是遍及全国的修建祠庙,几乎引领了两宋的神仙信仰风向了。当然了,道教在其中起到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了以钟吕为核心的八仙团体。
另外,不知道有没有道友关心过八仙的座次问题?好像没有一个明确的座次顺序。如果按年纪排序不太合适,按入道时间也不合适,按能力还是不合适,所以这里也不再纠结,不过八仙中的老大当属汉钟离,这应该算是道教内部的默认了。为什么说他是老大?在山西芮城县永乐宫纯阳殿里有一幅着名的壁画《八仙过海图》,左侧第一位就是钟离权,当然从道法传承上来说他也是第一位的,算是不负责任的排序了吧。
八仙中流传最广、人气最高的当属吕洞宾,民间关于他的故事也是最多的,那句“狗咬吕洞宾”的歇后语想来应该也给他的知名度加分不少。
除了山西的永乐宫是钟离权和吕洞宾的大本营以外,着名的岳阳楼也有吕洞宾的痕迹。吕洞宾是位大诗人,道友们可以翻翻《全唐诗》,里面有很多他的诗作,其中有一首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去过岳阳楼的道友们不知道是否注意过北侧的那座二层的绿瓦的三醉亭,它就是根据这句诗修建的。
最后,再说几句八仙过海。为什么民间对八仙如此喜欢,流传如此之广,要说对八仙名气做贡献最大的,首先就是八仙过海的故事了。八仙过海的故事早在元杂剧中就开始流传了,到了明朝,吴元泰在通俗小说《上洞八仙传》里又详细描写了八仙过海大闹龙宫的故事,感觉龙宫也够衰的,孙悟空闹,八仙也闹,好像挺菜的样子。
吴元泰的小说取材大多来自元代的杂剧,八仙过海这段情节则主要是参考《争玉板八仙过海》,具体情节就不讲了,估计都知道,百姓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除了情节真的不错以外,其中反映出来的八位齐心协力,敢于挑战封建统治的行为,也许恰好打动了每一个人心里那个敏感点,所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也许蕴含着每一个普通人对强大的莫名的向往。
与八仙有关的更多的故事就不多说了,了解了八仙背后的知识以后,再看这些故事是否感觉更有意思一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