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加强了和天上神仙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使社会和民心更加稳固了,谁敢和有神仙背景的势力过不去啊!
在修造宫观上,赵光义同样远超哥哥,除了上清太平宫外,他还在苏州修了太一宫、栖真观、洞真宫,在亳州修了太清宫、寿宁宫,天下各地修的修、造的造,反正是很不少,道教整体上得到了不小的发展。
赵光义对道教发展还有一项贡献,就是他在位期间命令徐铉和王禹偁(偁是称的古字,音意相同)等人收集整理了大量道书,并且加以刊正,最后一共整理出来三千七百三十卷,这为真宗时期编纂《道藏》打了个不错的基础。
当然了,赵光义的崇道并不意味着他不尊佛。翰林宋白在赵光义死后评价他说:“释老之教,崇奉为先,名山大川,灵迹胜境,仁祠仙宇,经之营之”,这就是对他尊佛崇道政策的一个小总结。
对于佛教,赵光义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这是在国家政治层面上对佛教的肯定,本质上也是在说佛教对我统治国家是有帮助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利用它呢。宰相赵普在一次上疏中曾这样写道:“陛下本是天人暂来人世……内里看经,盘中戒肉……”,这说明了赵光义对佛教信仰并非是在做表面文章,不过这马屁拍得也是一点也不含蓄啊。
随着国内的统一,战乱的平息,经过战乱洗礼过的大宋江山进入了休生养息,恢复生产建设的和平稳定时期。于是,在980年,天竺僧人比如法天等陆续来到开封,他们来大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继续传播天竺的佛经,把佛教事业做得更大更强。赵光义非常高兴,立即下旨成立了一座译经院,从此恢复了唐代时就中断了的官办佛经翻译工作,还模仿着李世民写了篇《新译三藏圣教序》。
接下来赵光义又大兴土木,在开封开宝寺里修了一座地标建筑,高360尺的十三层木质舍利塔。这可是一个大工程,花了多少金银就不说了,光耗时就超过了七年。360尺高是个什么概念呢,宋元以后的一尺基本上接近现在的一尺了,约三十二厘米,也就是说这座舍利塔高一百多米,相当于三十多层的楼房了。可惜五十多年后高塔被雷火毁掉了,后来宋真宗又用砖和琉璃重修了一座,这样就不用怕天雷地火了,一直流传至今。
赵光义在位期间还剃度了17万左右的僧尼,至于在各地大修佛寺,铸造佛像等方面,对了,他曾经下诏铸过一尊62吨重的普贤菩萨铜像,总之,赵光义对佛教的扶持力度是远超道教的。
当然了,无论是赵匡胤也好,赵光义也好,他们兄弟二人的崇佛尊道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服务,为了宣扬自己的“皇威”,为了自己的江山永固罢了。
北宋初期,宋太祖和宋太宗的执政思路还是连贯的,想当年赵光义是一直跟随哥哥辅佐柴荣打天下的,所以兄弟二人的三观基本上还是一致的,对于宗教的态度,赵光义也没有什么不同。在立国之初,兄弟二人对道教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也是适度的,礼敬、招揽道士为统治所用,修造宫观提升道教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地位,最终使政治、经济和民心得已迅速恢复。
说二人的道教政策的正确,是指他们并不是没有节制地发展道教,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措施的,比如加强了道士的资格审查。由于宋初的道士大多是结婚有家的,有的甚至是住在家里的,这样既不利于官方的管理,也不利于道教的发展,所以在972年赵匡胤就要求“冲妙之门”要以“清净为本”,你们这样哪像敬神的正统宗教的样子,拖家带口住进道观的要“速遣出外”,以后再有人想入道籍也要有正规的手续。不过初期步子有点大,一下子管得太严了,所以赵光义时代政策又稍有放松。到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即1009年二月再次明确了道士不能带家属住进道观。
同时,赵匡胤还严令道士们不能再私自炼丹炼药,这可能是从柴荣当年限佛时学来的,因为这些道士炼出来的金、银对金融市场多少也是有冲击的,特别是国家建立之初,金融秩序还太脆弱的时候,哪禁得起这些假金银流入市场,所以只要有人举报,查证后“赏钱十万”。这道禁令下了不到一个月,仅开封就抓了王玄义等十二人,都给流放改造去了。
其他的限制政策还有禁止官民在丧事上大操大办,主要是禁止请和尚、道士做法事,还有禁止僧道参加科举,禁止学习天文和地理,不得私自修造寺庙、宫观等等,这些政策都很有效得加强了宗教的管理,限制了宗教对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