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尖的山很漂亮,要知道张三丰是懂地理风水的,风水上这种山也叫文笔峰,于是就给自己取了“三峰”的号,后来慢慢被人改成了“三丰”。
相对来说,第一种说法更靠谱一些,因为这很符合内丹流派中后天返先天的丹道理论。
接着就是张三丰的出身、生卒年和籍贯告示,这也是个基本的、没有定论的问题。
张三丰是哪一年生的,又是哪一年死的,这就真是个大问题了,至今还没有确定。上面那个1247年出生的说法实际上是来自清代道士汪锡龄的《三丰先生本传》,也就是说是汪锡龄说的,当然有一定的可信性,所以暂且先用着。至于卒年更没有办法确认,只知道他肯定是高寿,很可能活过了一百二十岁甚至一百三十多岁。
张三丰家庭出身还不错,先人自称出自龙虎山,他的祖父张裕贤是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的孙子,所以告诉道友们张裕贤会一手星算术就不会奇怪了吧。早年间因为爷爷算出南宋小朝廷气数已尽,“天下王气将从北起”,便举家闯关东搬到了懿州,所以张三丰出生在东北。
蒙古人打下东北以后,张三丰的父亲张仲安还曾经参加过科举,不过却没有出仕,回家隐居。以上可以看出,张三丰家境应该不错,也是一个诗礼之家。
好了,这些问题不好考证就暂且先放下,总之,张三丰的身上全是传说,哪个真哪个假其实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人已经公认是真实存在过的,留给我们的太极功夫是真的、丹经是真的、诗歌也是真的就够了。
接着看一看张三丰的主要经历。
张三丰兄弟二人,他小时候名叫张通,弟弟叫张达,不过在家实际上是排行老五,因为前面还有四个早夭的哥哥。
张三丰出生时也有异象。传说他妈妈林氏梦到一只元鹤从海天之外飞来家里,不久就发现怀孕了,这就是张三丰的异于常人之外。
有道友可能奇怪,这个好像不算是什么异象吧,就是一只鹤罢了。这里的元和玄是通的,玄就是黑色,所以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鹤,而是一只黑鹤,也就是说黑鹤才是关键。这又是为什么呢?
自古鹤就有长寿的美好寓意,是白色的。鹤本身经常和神仙联系在一起,仙鹤嘛,年画里的松鹤主题,要不就是福、禄、寿和仙鹤的组合,对了还有骑鹤下扬州之类的说法,当然这些全是白鹤。古人还认为,白鹤如果超过一千岁以后就会慢慢变成黑色,所以黑鹤是比白鹤更高一级的仙鹤,所以张三丰出生时有元鹤飞来的寓意就非常好了。
张三丰出生成长的懿州自古文风就极为昌盛,有“家痒户序,学校如林”和“当衣冠之会”之称,他从小就接受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可惜好景不长,在张三丰5岁时候不幸降临了——他的眼睛生病了。经过多方求医问药一直不见好转,眼看着就要完全失明了,父母便把希望交给了道门,把他送到了一座叫碧落宫的道观。
观中道士见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一派“仙风道骨,自非凡器”,便欣然收下了他,并且答应给他治疗眼疾。
经过道士的精心调理,张三丰的眼疾奇迹般地痊愈了,接下来的日子他便安心在道观中住了下来,每天不但学道,还读了大量的儒家经典,不论什么经书,“过目便晓”,“随手批阅”。
转眼便是7年,张三丰辞别师傅回到家里,继续研究儒学。两年以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张三丰中了秀才。1264年秋,又因“茂才异等”应诏去了元大都,18岁便出任了中山博陵(今河北定州)县令,不过这个县官他当得其实并不怎么满意,这一点可以从一首《甲子秋游燕京作》的诗中看得出来:
我不愿登黄金台,我只愿饮黄花杯。
醒里昏昏忘天地,古今名利总尘埃。
休驰骤,且徘徊,早将壮岁尘缘了,五岳三山归去来。
对不对?一脑子都是满满的想放下包袱,不要束缚地走四方的心态。果然,张三丰最终因为不习惯受官场约束,性格上又不喜被羁绊,恰好父母又相继过世,便借机丁忧回到懿州老家。安葬父母后,张三丰“制居数载,日诵洞经”,就是边守制边研究道经,没有了家的羁绊后,他对于道士的生活越来越向往,渐渐产生了追求仙道的想法,立下了“我欲云峰炼大丹”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