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古代科举,那都是有应试技巧的,
八股文怎么做,都是有门路的,一般都是家族世代相传的绝密,或者你拜一个名师大儒,进个什么什么书院,人家一年学费收你几千两那种。
什么叫书香门第?什么叫一门八进士?
这说明知识也好,应试应考技巧也罢,还有各种儒学经典的注释等等,人家都是有家学的,这样才能源源不断保证自家子嗣能金榜提名,延续家族风光。
你一个寒门学子,就算给你勉勉强强上了学堂,可是你没钱参加“课外培训班”,或者“高考冲刺班”,起点不一样,你怎么跟人家拼?
当然这话不绝对,只能说主流是如此。
除了阶级固化,还有一个就是少部分人“垄断”。
比如国子监医学院三年招一届学子。
能进医学院的,一般都是各大医学世家自己推举,不过有名额限制,跟汉朝的举孝廉差不多。
普通老百姓家的小孩想进医学院?门都没有。
进医学院的学子,有年龄上的限制,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当然不限男女,前文说过,医学的妇科,一般还是有女大夫担任。
各大医学世家推荐上来的人选,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目标明确,将家族里最优秀的孩子送进国子监,将来学成有机会进太医院。
一旦成为太医,家里的医馆成为“某太医之家”,那生意就蹭蹭蹭上去了,家族势力也能急剧扩张。
但也有特殊,比如景室堂陈家,因为家里发生的变故怕了的,压根就不想孩子进太医院,只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来国子监渡渡金,混个文凭。
等学成之后,就可以回家继承千万身家。
所以陈不二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只见他穿着一件国子监襕衫,头上包着黑色的头巾,背着箱笼,一边打着吹欠,一边跟着陈水一起往国子监走去。
这打扮,反正跟《倩女幽魂》里的宁采臣打扮几乎是一样的。
唯一区别是,儒家学生的襕衫是白底黑边,而国子监医学院的襕衫是白底紫边的,颜色不同,款式还是一样的。
“少爷,你快点走吧,第一天开学,咱们可不能迟到了”
面对焦急的陈水,陈不二心里也是满腹牢骚:
“你说我爹是不是有病?家里有马车有驴车的,偏偏要我们走着去国子监?这兴国寺桥一路走来,差不多十多里地,这不是折磨人嘛。”
陈水不以为意:“少爷,老爷说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行了行了,你没条件当然只能吃苦了,咱们有条件再去故意吃苦,那叫矫情,那叫变态,哎哟我这脚底都有水泡了,不行了,咱们吃碗胡辣汤再走吧,少爷我请客。”
陈水看了看太阳,坚定地摇了摇头:“少爷,走吧,你这样我可是要向二爷告状的。”
“啊呀,你个小叛徒,革命立场这么不坚定,走就走,谁怕谁,老子就当是五公里负重急行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