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指挥能力比较自信,一方面也是被求胜欲占据了大脑,冒险向东进攻也是很有可能的。
另外一方面来说孙坚可能也不太愿意在那支防守状态下的运兵队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与力量,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引出了孙坚的第三种选择。
那就是直接完全放弃对这支运兵队的进攻,只留下极少数的几十最多一百骑来对这支运兵队保持警戒与侦查,其余所有部队都跟随孙坚向东进发,这种情况下孙坚肯定是冒险欲极强的,如果成功的话他有可能取得非常大的战功,从而帮助他在与项羽的竞争之中胜出,满足他的求胜欲。
而如果失败的话,比如说遭遇到韩遂的主力军反扑,那么他这支以骑兵为主的部队也还是有机会全身而退的,毕竟只要孙坚脑子不发烧,都是骑兵追骑兵,韩遂军也是没有什么优势的,反而有的时候人数少的一方更有可能化整为零,利用游击战术,以小股部队牵制敌人的大部队,然后在局部利用多打少的机会去赚战损。
当然孙坚手下的部队是否拥有如此高超的战术与执行能力还不太好说,但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但是这种选择的风险肯定也是最大的,首先孙坚的部队已经是长途奔袭之后的状态,整支部队疲惫不堪,如果继续在这种状态下贸然继续追击,那么很难保证这支部队还有多少战斗力,到时候真的遇到韩遂的主力反击,也很可能直接出现大部队溃败的状态,那种情况下孙坚再厉害也是无力回天的,整支部队说散就散,再也没有机会重新整合起来。
同时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后方没有解决的那支运兵队也会成为后方的拦路虎,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一旦孙坚的这支部队溃败了,那么切断韩遂后方运粮线的计划就失败了一半,一方面韩遂的主力在回撤之后能够及时的重新获得粮食补充,另外孙坚的战败将会让压力全部集中在项羽身上,这会让原本就难度极大的战略变得更加困难。
孙坚与手下的将士之间就这三种战略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争论,争论的要点就主要集中在是要全力东进,还是说全力进攻面前的运粮队,也就是主要是第一种选择与第三种选择上的分歧,反倒是第二种选择没有多少人提,毕竟在很多人看来留下五百人与留下几十人之间区别并不大,要么全走,要么全留,这才是这些将士的想法。
当然孙坚和少部分的几个主战派是倾向与第三种选择的,但孙坚部下的大部分将士还是比较倾向于第一种选择,当然也是因为他们不像孙坚的心里想着的是和项羽去斗气,选择第一种战略显然更加稳妥也更加符合他们本来的作战目标,那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的破坏和延缓韩遂的后方粮食供应。
在他们看来与韩遂之间正面冲突绝对是下下选择,他们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孙坚竟然会支持第三种战略,但毕竟孙坚才是这支部队的主将,所以在面对反对声音更多的情况下,孙坚也没办法一意孤行强行推行第三种战略,只好暂时先散会,他自己则独自在帐中喝着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