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微末,先祖世代为农,不知经义。今聘老师于高家传业。凡高府之人,意欲习文者,皆可来北学,于经义老师处为其解惑。故作师说以贻之。”
北学,是高珣命工匠刚刚新建起来的一座高氏书院。为了凸显高珣的重视,还特意把他修建在高家的庄园内,占地面积有五亩的大型建筑。
还特意在江东各郡聘请精通经义的士子前来高家做老师。因为高家给的条件优越,也有五六个因生活所迫的寒门士子应声而来。
高粱错愕的看着高珣,有点不确信的问道:“家主,除高家子弟外,那徒附民子弟也能来书院从学?”
高珣一边检查是否有写错字,一边道:“嗯,只要他们想,都可以!”
“徒附民子弟可入高氏学堂的事,如果让这些徒附民知晓,定会对家主俯首帖耳。也会对高家更加死心塌地。”高粱点了点头。
可他想起了什么为难之事,眉头突然紧皱道:“可是家主,如今高家徒附民以达六千三百四十五户,人口已有四万一千五百七十六人。已经遍布了整个秦山乡与西亭乡。
这还没有算上坞堡与庄园里一千一百人私兵。草堂虽占地五亩,恐怕草堂空间有限,不足以纳下这么多的人。一旦有的人可读书,另一些人却望草堂而兴叹,久而久之,必生怨恨,毕竟家主没有一视同仁。这一定会损家主与高家威望。家主可曾思虑过?”
因为高家一次性把海盐县的流民,都召集到了高家。
一方面使得高家仁义之名在吴郡,会稽,丹阳郡等江东各郡传播。即使是江北之地的庐江郡,九江郡也开始流传高家的仁义之名。
另一方面,也使得那些因为天灾,人祸而在家乡无立锥之地的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来到海盐高家。
吴郡,会稽等郡县的县令,县长为了不使得本辖县有流民,影响其政绩或者危害本县。都想尽办法把流民望海盐县赶。
正因为这样,高家的徒附民一年内,又增到了六千多人。高珣出于对徒附民的安全考虑,在坞堡不足以纳下这么多人时。
在这坞堡相隔不到五里路程,靠近秦山乡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占地达到一百亩的大型庄园。高家组建的木匠坊,铁匠铺,以及刚刚建立起来的草堂都放在了庄园。
而且又在秦山乡新建了十几个村落。安置这些流民。高家私兵也由原来开始的五百来人增加到一千多人。
“书院内足可容纳三四百来人,高家徒附民虽多,可是他们耕种田地的劳力都不足,他们家中哪里有闲人,让子弟读书?”高珣有点不确信的道。
高家因为精盐的收入大增,又在隔邻的乡村,向康京以低廉的价格买了三百多顷荒地。即使高家有徒附民四万多,可高家开垦了的荒地仅仅只有一半。
所以说,高家劳力严重不足,徒附民一家中,有几十大亩地要耕种,哪里还有闲人来送子弟读书。
高梁摇了摇头道:“家主是小看了这些百姓,如有机会读书认字,他们即使再苦再累,也会咬牙空出一人出来读书的。毕竟这有可能改变他们不在田地劳作以及他们命运之事。”
高珣想起前世那些咬紧牙关供他们子女读书的父母,为了不让子女与他们一样,依旧在地里刨食,再苦再累也会坚持。高训不由的点了点头,他很是赞同高粱的话。
看来还是他考虑事情不周密。于是高珣想了想道:“那就设年轮界限,只要六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男童。这样人就少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