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才没有继续发作。
马超笑道:“犀首公孙衍也曾经策划五国合纵攻秦、说义渠攻秦啊!秦惠文王亦用之为相。”
成公英一听,举袂,向马超深深地揖拜。
“少主胸怀宽广,属下佩服。”
直起身来,成公英又自嘲地笑道:“不过,属下侍奉韩遂时,屡屡用计,屡屡被少主识破,屡屡为少主所败。韩遂之所以屡战屡败,还不是因为属下这个谋士不够称职,远不如少主和贾文和深谋远虑,洞若观火?如此拙劣的谋士,少主却肯用韩遂之命来换取,少主不觉得因小失大吗?”
一旁的马岱笑道:“成公先生,你说你不如吾兄长,此话非虚!因为都这么久了,你还是想不明白韩遂真正的失败原因。韩遂之所以败于吾兄长者,并非是计谋不深、谋士不用,而是天道所致、人心所向也。”
马超听了,觉得自己能有这样出色的兄弟,真是难得的福气,赞赏地对马岱微微颔首。
成公英诧异地说:“哦?还请将军赐教。”
马岱侃侃而谈:“韩遂裹挟羌氐,祸乱凉州,荼毒生民,残害天理,此乃取祸之道也。而吾兄长却对部曲严加管束,整理军纪,使兵不扰民,使民不恨兵。又多次在军粮紧缺的情况下,节省出众多军粮用来救济饥民,活民无数。如今得了凉州,更是不惜与所有世家大族为敌,禁止土地兼并,将土地分给百姓耕用,加之轻徭薄赋,此乃仁政也。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韩遂自为失道之事,岂得人助?是故,韩遂麾下十几万士卒,每每一被吾兄长打败,全都立即选择投降,吾兄长在一月之内就攻下大半个凉州,正是此理也。”
成公英听完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将军之言,使在下醍醐灌顶。是在下短视了。”
马超笑道:“足下也不必气馁。虽说足下所设之计皆被识破,但就算是吾与贾文和,也很难能想出如此精妙的计谋。例如足下所设的避实击虚、偷袭阿阳之计,也是让吾左支右绌,始料未及啊。”
成公英自嘲地说:“少主抬举。属下之计策再怎么精妙,又怎么能与贾文和之奇谋相提并论?韩遂与其两万精骑陷入少主之重围,犹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本就是可消灭、可不消灭的。而贾文和却化腐朽为神奇,天马行空地将他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如果说逼迫韩遂与其败兵去取西域,已经是妙计;再牺牲掉二十万敦煌百姓,去替换掉西域原住民,化蛮夷腥膻之地,为我华夏礼仪之国,便是妙计中的妙计!
贾文和还如此地洞察人心,利用属下与韩遂之私情,不仅使韩遂答应退入西域之事,又能为少主增添增添谋士,以为羽翼,真乃一举多得,以小得大之好计啊!”
说到韩遂那里,成公英脸上再次显露出不甘心和愤怒之色,他看着贾诩,一字一句、咬牙切齿地说。
这让幕府之中气氛再次变得尴尬,马超很明白成公英自然是仍然对贾诩设计他而耿耿于怀,便说:“足下,吾与你明说了吧!虽说你之前一直辅佐韩遂,使他一直与吾为敌,多次坏吾大事。吾也知道,让你离开韩遂、你所忠之主,实在是过于残忍卑鄙。但不论如何,既然韩遂已经将你交给吾,吾现在是你之主,吾不管你是如何想法,但吾知道,吾只保持一颗平常心即可。吾待你,必定会如待贾文和、杨义山一般,绝无他心。”
成公英这才没有更为仇恨贾诩,他叹了口气,再一揖拜,说:“既然少主如此开诚布公,属下也实话实说,属下侍奉少主,此乃被逼无奈耳。不过,既然属下来之前,韩遂已经交代属下,要对少主忠心耿耿,要如侍奉他般,来侍奉少主,那属下就一定会听韩遂之嘱托,视少主为主,别无二心。”
马超听了后,心里无限地感慨,韩遂竟然也如此性情中人,看来看人还真不能片面地看,还得全面地看。
马超道:“韩遂既然有如此说,必是忠厚之人。”
成公英突然又跪了下来,说:“不过,属下侍奉韩遂已久,对韩遂仍有私情。属下能否提一个条件?”
马超不用问,也知道成公英想提什么条件,就说:“你可放心,只要韩遂不来攻击吾之凉州领地,吾必不主动攻击他。吾会让他安心地去攻取西域,完成化西域为华夏之千秋伟业。”
出乎马超意料的是,成公英居然摇摇头,说:“属下的条件,并非这个。”
马超这就搞不懂成公英在想什么了,诧异地说:“不是这个,又是哪个?”
成公英一脸平静地说:“属下只想求少主,在征伐韩遂之时,不要属下参与就是。”
说着,成公英流下了两行清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