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经庚笑着说,“只要你一翻身,机会不就来了吗?这次上京赶考,就是你翻身出人头地的大好机会,千万不可错过。”
白经庚如此解释,令杨树楷大喜过望,喜从天降,抖擞精神,兴冲冲气昂昂,踏上去北京的路。
如果不是白经庚的及时指点,哪有大明天启四年的进士杨树楷。
后来,杨树楷又奉旨亲赴大清都城盛京,面见大清第一任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商谈大明和大清议和之事,可惜后来确实空欢喜一场,大明兵部尚书陈新甲为此还掉了脑袋。
大清崇德八年即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日,年仅五十二岁的清太宗皇太极因病猝死于盛京后宫,没有留下如何政治遗嘱。
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与其弟睿亲王多尔衮,因争帝位而闹得不可开交,数次拨刀相向,几欲内讧火拼。
为了平息这场差一点导致大清王朝分崩离析的争斗,无奈之下,为了大清江山,豪格和多尔衮各退让一步,立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即大清顺治皇帝。
这期间,顺治帝福临生母即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名垂史册的孝庄皇后,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争帝失败的肃亲王豪格,心中憋了一股怨恨之气,与睿亲王多尔衮面和而心不和,私下里积极储备力量,有朝一日,企图夺回失去的统治权力。
这些大清王朝最高秘闻,是汉人大学士洪承畴透露于杨树楷的。
如今,作为大清睿亲王多尔衮的密使,又作为大明王朝胡杨台监军,杨树楷被肃亲王豪格的心腹金继忠所控制,怎能不疑惑满腹呢?
金继忠似乎没有这些顾虑,满脸微笑,谈笑风生,说:“杨先生和我父亲年龄相仿,我得叫你杨叔叔了。”
杨树楷哼了一声,他已经认定,这个金继忠确实是金兴国的儿子,便冷冷地说:“你我同为大清效力,不必如此客气。”
“那好吧,我就尊称你为杨先生了。”
杨树楷不可置否地点点头,少顷,问道:“你绑架我到这儿,有何事?”
“请杨先生帮一个忙?”
“你有何忙,需我帮助?”
“不是我,是肃亲王。”
杨树楷内心一震,怔怔地望着金继忠。
“肃亲王和睿亲王之间的事,杨先生听说过吧?”
“道听途说,略知一二。”
金兴国心中暗道,此话真妙,小伯温就是小伯温,回答得天衣无缝,无怪乎皇太极引以为知音。
相传,当年清太祖皇太极见到杨树楷时,第一句话就劈头问道:“太祖有令,凡来我大清国的汉人,必杀之,你可知晓?”
杨树楷沉稳地回答道:“此令天下皆知,我闻之已久矣。”
“那你还敢来?”
“我是来拜见大清太宗皇帝的,请问你是大清太宗还是太祖?”
“我是大清太宗皇帝。”
“我也听说过有关你的一件大好事。”
皇太极顿时来了兴致,紧紧问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