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居然是真的,居然真的能够收到这么多的税粮,而且这还只是登州府一半的土地收到的。
“哎,要是大明的每个地方都能如此,何至于有如此多的流民呢?他们有口饭吃,何至于起来造反呢?”
宋统殷对此的感慨最深,他就是因为流寇的问题,才被朝廷罢官回家的,进而受到孔有德邀请,两人一拍即合,才担任的这个莱州知府。
流寇问题,说白了就是粮食问题,那些流寇又不是天生反骨,非要起来造反,这可是诛九族的大嘴,不是谁都承受的起的,他们只是单纯的没有粮食吃,活不下去了,只能选择造反这条路,以求苟活罢了。
朝廷剿灭流寇,那是剿灭了一波,又起来两拨,剿灭了一万,又冒出来两万,简直没完没了,这里面除了大面积的天灾之外,就是人祸了。
明明知道西北遭灾,百姓连糊口的粮食都没有,结果朝廷的‘三饷’却没有停,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赋税,将他们最后赖以为生的口粮也夺了去,与其被饿死,索性就起来造反,至少还能多活几日。
而朝廷对此,虽然有赈灾措施,但运来的赈灾粮是杯水车薪,有些时候明明流贼已经愿意接受招抚了,但赈灾的粮食只够一两个月,等到粮食吃完,他们再次重新反叛。
“单单半个府的粮食,就够百万流民一年的果腹之粮,这要是大明的每个府都推行下去,何至于闹出如此的多的流寇啊!”
“是啊,献征!大明的兵士一年也不过消耗两石银子,最多一个布政使司的税粮,就能养活数百万的大军,荡平只有区区十万兵力的东虏根本不在话下,何至于让东虏为祸十数年啊!”
毕懋康担任山东巡盐御史的时候,宋统殷刚好是山东按察副使,同场为官,加上理念也接近,所以交情不错,现在又都在天策军效力,共同语言很多。
他们都明白大明朝的弊病很多,事实上还在大明朝做官的时候,两人就不止一次上书朝廷,痛陈弊病,并且提出了一些看起来不错的改革方案,但都石沉大海。
现在,他们最想看到的局面,却在登莱这块地方上演了,让他们心头都有些不是滋味。
“二位前辈,现在大明朝已经是积重难返了,想要靠着朝堂上少数的有远见,有良知之人,恐怕是无力回天了!大明朝现在就是条两百多年的船了,已经到处是窟窿,虽然有些工匠在努力的修修补补,但也只能挡住一时,现在外有鞑虏,内有百万流民,估计大明这条破船,是撑不住多久了!”
说到这里,孔有德便没有继续往下说,宋统殷和毕懋康都是聪明人,听的出来的他的意思,既然大明这条船注定要沉,与其跟着一起沉没,不如重新造一条船,让破船上的人,能够活下来。
尽管他们知道,天策军继续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取大明而代之,但是让他们现在彻底的站到朝廷的对立面,推翻大明朝廷,他们却是做不到的。
毕竟都是五六十岁的人,有些观念并不那么容易改变,他们还是没办法做出这样的决定。
孔有德也不急,相信自己潜移默化的对他们施加影响,再加上看到登莱之地蒸蒸日上,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相信他们会慢慢的想清楚这些的。
“大人,有重要情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警卫匆忙的走了进来,将一封情报递给了孔有德。
“从来传回来的情报?”孔有德接过来,边拆边问道。
“大人,是从北直隶传回来的!”
听他这么一说,孔有德就明白了,多半是明军的第二轮大规模进攻开始了,这封情报,应该就是这方面的信息。
李耀杰护送完徐尔斗他们之后,回来的时候,沿途安排了一些人手当斥候,负责侦查明军的调动情况
算算时间,从他登陆胶州湾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天了,明军相应的战备工作,应该也已经完成了,换防的队伍也都到位了,关宁军和边军应该也开始集结了。
拆开一看,刚刚还一脸喜悦的表情,顿时荡然无存,一脸凝重。
这上面只有一个信息,可以说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也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明军确实已经开始集结了,准备第二次大规模平叛,集结地点在天津。
这点孔有德并不意外,根据现如今的大局,朝廷不进行第二次平叛才不正常,外部的鞑子暂时没有什么威胁,宣府外面的林丹汗也被赶跑了,边防压力没那么大,可以腾出不少军队用于入关作战。
而内部,尽管范景文在招远大败一次,但李九成被全部消灭,耿仲明部又被重创,只剩下他孔有德一人,再加上白莲教也在青州府闹腾,那么派出以关宁军和边军为主力的平叛部队,配合莱州城的范景文余部,一次性肃清青州莱州登州三府,是很正常的操作。
所以,朝廷出兵并不让他意外,真正让他吃惊的是,朝廷派出的军队数量,将会达到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一个让天策军也难以对付的数量。
这封情报是五天前,也就是八月十一日的时候发出来的,请报上说,从八月初八开始,明军已经开始在天津卫集结,第一批到达的明军是原本驻扎在山海关的关宁军,人数差不多万人。
紧接着的三天时间,又有一万关宁军抵达,此外,还有八千宣府的军队,六千昌平的大军,蓟镇的一万大军,密云的九千大军,还有其他的一些军队,比如两千神机营,两千神武右营等等,林林总总的军队加起来接近六万人。
这还不算,根据情报所说,还有源源不断的军队在抵达,他们收集了一些从北边的商贩得来的消息,还有更多的兵马再朝着天津进发,据分析,这次朝廷集结的军队,至少超过过十万人,甚至可能达到十二万。
十万大军!
甚至十二万大军!
崇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