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欲劫灭,七情劫开始出现。
七情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所产生,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由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故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这是现代生理方面,关于七情的解释。
玄幻一些的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而产生情志活动。
因而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五脏精气的盛衰及其藏泄运动的协调,气血运行的通畅,在情志的产生变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若五脏精气阴阳出现虚实变化及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调,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如《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另一方面,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又可导致脏腑精气阴阳的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调。如大喜大惊伤心,大怒郁怒伤肝,过度思虑伤脾,过度恐惧伤肾等。
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心与肝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心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和调控着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都是在心神的统帅下,各脏腑精气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
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能影响脏腑精气及其功能的,也可影响心神而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
正常情志活动的产生依赖于五脏精气充盛及气血运行的畅达,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调节气血运行,因而在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智慧生命的七情,关系到智慧生命的五脏六腑的健康,七情劫,就是引发智慧生命的这七种情绪,并且无限放大这种情绪。
这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想想喜,一个生命的喜悦被无限放大,这个生命心律就会不断的增强,当其心律增强到一定程度,甚至超过心脏承受的上限的时候,这个生命的心脏就会直接受到重创,最后死亡。
而外在表现,就是这个生命最后是笑死的,这就是传说之中的笑死。
再说怒,愤怒这种情绪本身出现,对于生命来说,就不是好的情绪,对于生命本身来说,就是有害的,适当的愤怒,对于智慧生命来说,没有危害。
但大量的愤怒,就会使得生命的肝受到伤害,严重的就会死亡,这就是怒伤肝。
忧,忧郁,这种情绪和怒差不多,出现对于生命来说并不是好事情,不过,大量的忧郁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