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的宝贝孙子白白被打了吗?于家的脸面就白白被冒犯了吗?
于焉吞不下这口气。
如今,淮阳王犯了事,于焉想出气的时候到了,请求皇上将淮阳王训诫一番,最好是能赶快让淮阳王回到封地上去。
宣室中,还坐了一些受伤惨重的道士,据说都是为了救观主和抢救观中的法器,被大火烧伤,或者落下的梁木砸伤的。
大殿之中,全是压抑的泣涕之声。
元平的心中积攒了不少怒气,小十三究竟是怎么回事,元明自从长大独自开府之后,便再没有失过分寸。
事情交给小十三,朕就没有不放心的,这是元平对心腹经常说的话。
可是,如今小十三究竟是怎么了?
敬国长公主神色不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于焉举起手中的象牙笏板,颤巍巍地说:“老臣有话讲。”
元平瞧见这个御史大夫举起笏板就心烦,不用于焉开口,就知道要劝谏什么,无非是淮阳王持宠生娇,不顾王法之类。
但是这种老臣,又不能不给这个面子,让他们说下去,皇上还得做出来一番认真倾听的样子。
若不然,他们就会觉得不受皇室的尊重,动不动就要拂袖而去,寄情于山水之间。
更有那些顽固的,还会死谏。
动不动要用脑袋撞柱子,抬着棺材板在宫门外,等着装殓尸首,博得一个不怕死的死谏之臣的名声。
而皇帝就被迫的成为了史上留名的昏君。
元明皱了皱眉,无精打采地说:“讲。”
于焉便引经据典地说起了种种旧例,不外乎,淮阳王已经及冠,应当早日成婚,到封地上去。
“……已经成年的藩王应当早日到封地上去,这样淮阳王也能够安心在淮阳国内好好教化那里的子民,而长安城的百姓们也不用担心淮阳王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于焉说。
说一千道一万,于焉代表着朝中一帮臣子的看法。
那就是,皇帝无子,但是皇嗣并不会断绝,皇帝可以从几位国王那里过继孩子继承王位。
淮阳王虽然是皇帝养大的,但是并不是皇帝的儿子,而是皇帝的弟弟,就算皇帝再喜爱,也没有将皇位让给没有孩子的弟弟的道理。
只有将侄子过继过来做太子,继承皇位,这才合乎礼法。
有这个想法的臣子并不少,应当是一大波人。
他们隐隐地分成了两大派系,一派是支持九皇弟,一派是支持五皇弟和六皇弟的。
没有人看好不食人间烟火,被皇帝宠爱,不和朝中大臣过多来往的谪仙十三皇弟。
而这正是皇帝的心病。
元平只相信淮阳王。
他有了淮阳王在背后的分担,“飞鹰”和“墨线”都在淮阳王的手中,才能睡个好觉,即使无子,他也不担心,有朝一日会有逼宫的那一日。
而同样,要保有淮阳王和敬国长公主的尊荣和安全,也只有将皇位传给淮阳王。
如今为了林乐霜闹出这样大的事出来。
元平的心中隐隐对林乐霜有些不满,虽然知道有些迁怒,但他的心中觉得堵得慌。
“臣附议,”不少人不管支持的是谁,都上前附议,希望皇帝能够正视他们的意愿,让十三皇弟回到封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