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静在改革了南天师道以后,当时的南北关系也逐渐缓和,南北交流的增加,使南北文化也得以互通发展。那么客观上被分裂为南北的道教呢,是否要等到大隋朝一统华夏以后才能融合为一家?
西魏文帝时期,楼观道派又出了一位着名的道士,他就是王道义的徒弟陈宝炽(474-549)。
陈宝炽和前辈们一样,注意保持着和皇室的友好关系,有事没事都会到皇帝那里刷刷存在感,当然了实力才是硬道理,皇帝和高官贵族们只会对道法高深的道士礼敬的。陈宝炽初期是跟随师傅王道义修道的,师傅羽化以后,就经常外出游历,有一次他游历到华阴时,“复遇陆景真人,授秘法而归”。据学者们分析,他带回楼观的秘法应是上清经,这也是南天师道的教义第一次传入楼观,从此开启了楼观道派的第二次改革。
除了精通道法以外,陈宝炽还有个特殊的能力,就是精通驯兽,估计这应该是一种特异功能。古代飞禽走兽简直不要太多了,终南山里自然不少动物让他练手,从此楼观里就随处可见各种鸟兽,树上蹲着猴,园里有鹿在跑,门口再趴着个大狗熊……最难得的是,陈道士驯服了一只白虎,这东西自古就极少见的,再整天围着他不离左右,让人一看那逼格简直高得都上天了。
由于陈道士是有真本事,所以时不时的被皇帝诏进皇宫,大小公卿、士大夫们见到陈道士时,都要叫一声老师。当西魏文帝听说他有一头白虎以后,非常羡慕,能让皇帝都羡慕的事那真的很难得了,皇帝就常让陈道士带着白虎来宫里,一来交流感情,二来可以看看这头白虎,自己没有嘛,挺新鲜的。史书记载,陈道士在皇帝召见时,就借着聊训虎的机会,大谈治国安邦,说“抚我则厚,虎犹民也;虐我则怨,民犹虎也”,可见这位道士对于治国理政也是有着超出常人的见识,也有为国为民献言献策的意愿。
陈宝炽有个弟子叫李顺兴,他在师傅的影响下,也经常去皇帝家里聊天喝茶,保持着和皇帝的亲密关系,也得到了一个李圣师的美名,可惜年仅38岁就离世了,着实令陈宝炽伤心了几年。
此时,还有一位新天师道的韦节,写了一部《楼观内传》第二卷,成为了楼观道派的一部重要的典籍。韦节是京兆杜陵人(今西安附近),出身于五斗米道世家,拜在了新天师道赵静通门下,学习新天师道的道法,后来又学习了三洞经箓,比如黄庭内景经、智慧消魔经法等。这位南北道经同修的道教高人,在北方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他虽然没有在楼观道派修行过,但对楼观道派的经籍非常精通,特别是写了《楼观内传》以后,后世学者们也就把他列入了楼观一脉了。韦节学识渊博,还写过一部《三洞仪序》,并为很多道书做过注解,此外,他还精通儒家经典,同样注解过大量儒学典籍。
北周武帝时期,皇帝专门在田谷建了座道观,并请来了十位楼观道士入住,可见楼观一脉和统治阶级的关系有多亲密,道教史上把这十位道士称为田谷十老,这十老中的王延和严达二位,是佛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