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无极而太极 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道友们可能经常听说太极图,也都知道那个着名的阴阳鱼的图案,那么无极图是什么样的?和太极图有什么关系吗?这里涉及四个基本概念:无极和太极、无极图和太极图,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要仔细讲一讲它们之间的区别恐怕还真不一定可以,下面就先讲一讲这几个概念,这样才能够明白陈抟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

    南宋末年的志磐和尚在《佛祖统纪》中讲到,陈抟从麻衣道人那里学习了《易经》,并且接受了他的《正易心法》一书,经过苦心研究后融会贯通,并为其作注以便后人更容易参透里面的玄机,至此,陈抟在易学上已经大成。

    有了深厚的易学基础以后,陈抟进一步研究了河图、洛书,从而解决了困扰着汉、晋以来的诸多易学大家们的难题,至今在大量易学书籍中出现的类似于“戴九履一,三左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膝,纵横皆十五,而五居其室”这些说法,都是拜陈抟的贡献,河图和洛书前面讲到过,这方面的资料极多,这里就不重复了。

    令人遗憾的是陈抟最着名的易学作品《易龙图》没有流传下来,应该说他的大多数着述都没能流传下来,除了可惜还是可惜,所幸他的《龙图序》得已存世,虽然仅三百余字,但对于了解《易龙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也可以让我们窥得这部书的一角。这个序就不引用了,没有易学基础,读起来就是天书,陈抟在序里说明自己的《易龙图》把伏羲的卦、孔丘的象、自己的数悟透以后,懂得了易的真义,了解了阴阳,从而天人相通,触碰到了万物衍化、宇宙生发的本源,因此才用此书记录了下来。

    邵雍的儿子邵伯温在《经世辩惑》中说,陈抟的易学不怎么用文字解说,而是直接上图,来表示阴阳、消长的数和卦的变化、消息,可以说这是陈抟的一大特点。从《易龙图》的书名上看,里面大约是有很多插图的,是否如此就要看以后有没有可能看到这本书的孤本或善本了。

    除了《易龙图》以外,在陈抟的着作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无极图,所幸它也没有失传,这可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下面就先解释无极和太极的概念。

    无极这个词并非陈抟创造的,最早出自《老子》,所以这本来是道家的一个概念。老子当时说:“为天下式,常德不求,复归于无极”,道友们可以翻翻《道德经》,五千言中应该只有这一处提到了“无极”两字,所以不负责地推测一下,老子当年对无极这个词可能也没怎么在意。在后世的注疏中,最初对无极这两字也没有特别关注,比如曹魏时期的王弼说无极就是“不可穷也”,河上公则说无极就是“归身于无穷极也”。时间转眼来到唐代,成玄英比较重视这个词,于是就说“无极,道也”。随着唐代的道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无极的概念最终被一些人重视起来了,而且上升到和“道”相等的地位,不过却没有引起整个道教界的广泛地重视,也就是说,在宋朝以前,无极基本上就是道家的一个专属名词,对它有一些研究罢了,而儒家对它基本上没有怎么关注了。

    再说太极,这个词就复杂了,因为它是同时出现在《庄子》和《易经》中的,也就是说道家和儒家都在用这个词。

    道家就不说了,儒家有一句经典名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估计没人不知道,不过道友们注意,这句话可不是出自道家的,而是儒家的。这句话的背后,是儒家将太极定义成为了宇宙发生论的核心,本体论的本体,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怎么看都是比道家更为重视这一词。

    到了汉代,儒家进一步把太极和易学的宇宙发生论加以细化。例如在汉代有一本无名氏所着的谶纬类的书《孝经纬》,其中就提出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这五大运模式,当然了,这五个词并不是儒家的发明,喜欢修真小说的道友可能经常看到这些词,道家也在用,它们全都是对于鸿蒙状态,就是天地未开时期的宇宙形态的不同阶段的定义。

    虽然是鸿蒙,就是一片混沌,但是也有不同的状态,也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总不会突然就形成了宇宙吧,于是呢,无名氏给这五个词分配了不同的时期和状态,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

    宇宙或者说古人认为的人类世界从最初的一片虚无的混沌状态开始了发展,慢慢地就有了形和象,此时就是太易;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