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实行度牒管理的保甲制,这招就厉害了,想出家就要有知根知底的人给你担保,出了事要受牵连的那种,所以没有把握谁会给你担保?这样不但进一步加强了道士的管理,还增加了出家的难度,希望出家的人会少一些吧。
如果一套流程走下来没有什么问题,道士终于拿到了这张朝思暮想的度牒,从此就正式成为有身份的人,这里友情提醒:注意千万要小心收藏,勿使遗失,这东西可比现代人的身份证重要得多。
政府同时要把道士造册,各地逐级汇总后交到省督抚老爷手里,在乾隆想来,这是一套相当完美的流程。
看在龙虎山的面子上,乾隆同意正一道士由龙虎山自己发放度牒,当然数量是有限的。这项优惠政策却没有给北方的全真教,想报名参加全真教的人也需要经地方官府批准办手续。由此可见,全真教的地位显然比正一道差了不少。
事实上,乾隆还是想得有点简单了,因为再完美的想法都过不了江湖这一关。这套度牒的管理制度从开始执行的那一天起就被下面人各种操作,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演绎得那叫一个精彩。四年以后,乾隆拿到了一份统计报表,一看吓了一跳,全国共发放了三十多万份度牒,准确数字是份,这和自己预想的千八百的数差距有点忒他娘的大吧,原谅乾隆爆粗口,因为下面人简直是不拿皇帝的命令当回事嘛。
于是乾隆又想了一个办法,决定施行师徒传牒制,也就是说徒弟是没有度牒的,只能等着继承师傅的遗产,政府以后就不再发放新度牒了。
在乾隆想来,这样和尚、道士的数量总不会再增加了吧。这个政策推行下去以后,乾隆很期待自己这个英明的想法到底效果如何,更想知道和尚、道士每年能减少多少,于是就很期待地要求各地督抚及时统计上报。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经过手下多名高级会计师的统计分析,令乾隆欣慰的是,从数字上看,各地上报的僧、道数量的确是在减少,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数字游戏,实际上是多了还是少了乾隆心里也多少有点数。
后来乾隆也想明白了,政策总归是要手下人去执行的,最难猜的就是人心嘛,所以说有人就有江湖,在处理这个有千百年历史的宗教问题上还是要更谨慎一些,否则就可能给社会带来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为了社会的稳定,乾隆最终也转变了思路,决定缓慢推进,首先要保证和尚、道士们老老实实地呆在寺庙宫观里,不要出去四处搞事,其他的来日方长。
等到了乾隆后期,由于国富民安,社会安定,乾隆也就慢慢地不再把和尚、道士的这点小事儿放在心上了,甚至感觉以前过多重视处理那些事情有点过于敏感了。感觉这也是乾隆的一种极度自信的表现,自信这些人不会掀起什么风浪了,就算有什么情况发生了自己也可以谈笑间潇洒应对。
从此,严格的度牒制度也就逐渐废弛了,不过那时候真正有度牒的道士已经很少了,以至于各地官府想找个道士出任道官都找不到人,于是就有人建议补发一些度牒。有赞成的自然就有反对的,反对方说有度牒的道士是少了很多,不过私下里出家的和尚、道士加一起恐怕都有几百万了,那么发多少张才合适?另外就是对于有本事的道士来说,有没有那度牒也没什么大关系,政策坚持下来也不容易,就别改了吧。
乾隆想了想,度牒制度对于宗教管理、限制取得了成功,也完成了使命了,以后就不限制了,谁愿意出家就出家吧。
到嘉庆登基以后,以尊儒重孔为中心的国家各项制度已经成型,不需要有过大的改变。嘉庆也比较稳重,继续沿着重视封建礼教,极力抬高孔子地位的道路砥砺前行,声称自己要以文教治理天下,要以孝治理天下,至于佛教、道教,哪有心思管它们,只要是不闹事,不添麻烦,在民间自己发展就行了。
此后的皇帝基本上就没什么可讲的了,哦对了,道光年间,龙虎山的五十九代天师张钰曾经收到过一封挂号信,信是皇帝派人送来的,张钰心血来潮,感觉不会有什么好事。果然,皇帝敕令说:“停其朝觐,着不准来京”,这意味着龙虎山彻底失去了接近皇权的机会,想要恢复以前的荣耀,难度系数不知道高了多少了。
不算努尔哈赤、皇太极这两位,顺康雍乾嘉这五代皇帝对于道教都谈不上崇信,虽然出于政治目的或者个人的喜好对一些道士有所宠信,但是从本质上说对道教都非常警惕,甚至有很大的偏见,总体上也是以限制和打压为主旋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宗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道教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也就不再值得皇帝去关注了。